约5800字。
夏本纪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王平
学习目标展示
1、看注释和翻译,能解释下面的几个难词:
实词:鸿;怀;襄;负;等;摄;巡狩;殛;诛;是;成美;勉;让;克;度;称;
虚词:其;以。
2、关于“本纪”以及夏禹的事迹及品质。
自主阅读导引
《史记》中的“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史记》中共有本纪12篇。
《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记,系统帝叙述了从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作者怀着虔诚的心情,向人们诉说着夏禹的业绩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当然,夏禹还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这篇本纪的记载也未必完全真实,历史事实未必那么美好,但大禹治水的业绩却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课文是其节选部分。
文言现象梳理
1、文言实词:
⑴一词多义:
浩浩怀山襄陵:冲上,漫上
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败坏
摄行天子之政:代理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治理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比较、衡量
禹敏给克勤:敏捷 给”与“敏”同义。
身为度,称以出:称量,权衡
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给……作表记;测定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致:送达,表达。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兴:发动。人徒:指被罚服劳役的人。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察看,考察
乃殛鲧于羽山以死:流放,放逐
女其往视尔事矣。视,看,照看,这里有办的意思。
亶亶穆穆,为纲为纪:亹(wěi)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穆穆:庄重严肃的样子。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应根据各地所具有的物产来向天子进贡。
陂九泽,度九山:测量,勘测,即上文的“表木”。
九山刊旅,九川涤原:刊,砍削;旅,治理。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渐,流入;被,覆盖。
⑵古今异义
中国赐土姓:中国:指九州之中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百姓:即百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通称,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而平民没有姓。
于是帝尧乃求人:这时候
⑶通假字: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傅”通“敷”
女平水土:“女”通“汝”。
致费于沟淢:“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