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5/22 22:51: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50字。

  《枣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概括戏剧主要内容,理解矛盾冲突,提高学生对戏剧的鉴赏力。
  2.揣摩台词和舞台说明,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思想情感。
  3.结合时代背景,准确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学习象征手法,准确理解剧本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法学法】
  点拨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默读剧本,概括剧情。
  请同学们速读这篇剧本,并概括主要内容。
  剧情概括:农村的老人想念外出的儿子,男孩想念在城里有另一个家的父亲,这一老一小在果子成熟的枣树下,深情呼唤远方的亲人。
  二、小小枣儿寄深情——分析枣儿在剧中的深意
  活动一:老人眼中的枣儿
  (一)与枣儿有关的人生经历
  枣伴随老人的一生,特别是重要的三段人生经历,请同学们用四字词语加以概括,其中用到“枣”字。思考:对老人而言,枣儿意味着什么?
  师生配合,概括为:儿时种枣——-落枣退敌——-舍命留枣。
  老人的故事让我们又好笑又难过,我们感受到在那动荡的社会,老人贫穷的生活和坎坷的人生。
  小结:枣儿救了老人的命,比命珍贵,是满心的感激和爱惜;枣儿是他逝去的亲人,睹物思人,寄托深切的愁思和怀念。
  (二)与“枣儿”有关的往事
  老人的儿子名叫“枣儿”,请同学们用四字词语加以概括与“枣儿”有关的往事,其中含有“枣”字。思考:对老人而言,枣儿意味着什么?
  依次概括为:取名枣儿——举儿摘枣——枣树浇肥。
  如此细小的举动却是老人对儿子的疼爱,俩人相依为命,言语中都是满满的温馨和喜悦。所以,老人每每看到枣,就会想起远出在外的儿子,美好的往事反而徒增老人此时内心的孤独寂寞。
  (三)分角色演读剧本
  每组自选一段情节,进行分角色演读。
  小结:在老人眼里——--枣儿是他的命,是他妻子的命,是他儿子的命,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是他对儿子全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