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14
- 资源简介:
约5380字。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写景状物绘其形,托物言志显其神——探寻“小桃树”成长的精神密码
教材分析
《一棵小桃树》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散文,作者是贾平凹。在这篇散文里,贾平凹以小桃树的生长过程为明线,以“我”的成长经历为暗线,明暗交织,虚实相映。不同时期的小桃树,对应着不同时期的自己,小桃树似“我”,“我”似小桃树,小桃树是我童年蓄下的一个梦,更是带给我智慧和勇气的力量源泉。小桃树在风雨中成长着自我,“我”也在生活里完成着自我,物我相融,让一棵不起眼的小桃树具有了丰富的意义。无论是作者对小桃树的来由、发芽、长大、开花以至横遭风雨的叙述,还是各处的具体描写,都饱含着深沉的感慨与寄托,文章读起来真情洋溢,感人至深。
教学目标:
1、自读文章,把握阅读散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托物言志、双线交织的写法
4、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加深学生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重难点:
1.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含义。
2.归纳“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株盛开的紫藤萝,告诉宗璞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让她走出痛楚,走向达观;一池高洁的莲花,告诉世人君子的行为准则,“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一棵风雨中飘摇的小桃树,又承载了贾平凹怎样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究”小桃树”成长的精神密码。(板书《一棵小桃树》)
二、自学目标
1. 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含义。
2. 归纳“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三、自学向导
自学向导:根据提示和批注,老师整理了四个话题,与同学们一起探讨:
我观小桃树——树“小”之辩
我的小桃树——真情流露
我是小桃树——看到自己
我和小桃树——互诉衷肠
四、自学文本写景状物绘其形
(一)桃树“小”之辩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文章中圈画关键信息,根据屏幕上的提示为小桃树绘制一条生长历程线。
(提示:埋下种子拱出新绿二尺来高有院墙高了开花经受风雨)
请结合刚才绘制的小桃树生长历程线,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一说“小桃树小吗”。温馨提示:圈点批注,抓关键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