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370字。全科信息,仅供参考。
信息仅供参考
2006年湖南高考语文信息 信息仅供参考
一大题:语言知识及运用
4个小题:拼音、字形、词语、病句
拼音、字形可能提供语境。
词语考同义词、近义词,以实词为主。
二大题:科学文阅读
4个小题:分别为概念(不会是简单的对应,可能会整合二三段内容)、判断或分析、信息筛选(汇总)、推断。
科普文选文多侧重在文理交叉的内容。2004年的选文是《中国传统医药学》,2005年的选文是《新生儿的大脑构建》,今年可能选用音乐、美术(专业性不太强)等方面且文化含量大的文章。
三大题:文言文阅读
4个小题:虚词、实词、信息辨析筛选句子理解、对段落篇章的理解
文言文选文会坚持选散文。因为文言文阅读的选文用散文是湖南开的先河,在湖南的带动下,2005年全国各地的文言文选材才有了新的突破。选文应主要圈定在唐宋八大家,晚到明代打止。应该是典范的文言作品。今年应该不会再选苏轼、欧阳修的文章。可能会选有文化色彩的杂文、游记(有明显游踪)、序文、杂文或写景文。可关注先秦《吕氏春秋》中的杂文和古代的策论。
讲究回归文言文本体阅读。如湖南2004年高考文言文选文是《放鹤亭记》,其中有一题的选择肢涉及放鹤、招鹤歌作者是谁(尽管是“山人”还是“苏轼”有争议)。当年还考了一个“阴”字。因此有关文化常识和一些小手法也要关注,如古代的车马、坐姿、归(出嫁)、举案齐眉(典故)。
断句不会出现。标点符号不单独设题,可放入作文中综合评分。
“古今异义”湖南已经考了两年,今年可能寿终正寝。因为有的词是古今一脉相传的,甚至有些辞书上的解释也不一致。但在实际的模拟命题中,因散文的命题点不如史传文多,故湖南的模拟卷中一般都保留了“古今异义”题。
第12题过去都是对文章的阐述,今年会有评价,一般不做“赏析”。湖南模式已安排“古诗鉴赏”和“文章赏析”两道专门赏析题。
四大题:文言文翻译和名句名篇默写
文言文翻译继续赋9分,不会另出文段,材料就在三大题中。因为五、六大题提高了赋分,增加了学生的答题时间。文言文翻译主要考查对句式的把握和词语的活用。
名句名篇默写继续赋分6分,10篇文章30首诗歌的范围不变。不久前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考试题分析》中指出:“这道试题其实还有其他一些命题方式,如默写整篇(首)诗歌,默写一段古文等,鉴于2005年是初做调整,我们在试题的设置上适当减轻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