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四(5份)
- 资源简介:
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四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四 1 针对提升一 “四角度”思考紧扣文本分析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四 2 针对提升二 具备 “三意识”归纳概括齐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四 3 针对提升三 换位思考定情感依题而定明角度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四 4 针对提升四 建技巧网络构答题意识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四 5 针对提升五 理解赏析两类型金针度人需分清 Word版含解析.doc
针对提升一 “四角度”思考,紧扣文本分析
——句段作用类题答案不全或贴标签
散文的结构思路是作者传达其写作意图的过程。厘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是打开阅读理解的一把钥匙。因此,也是高考常考考点之一。结构类题目,在高考试卷中有两种呈现形式:概括文章思路和赏析句段作用。特别是赏析句段作用题,考查频率高。常考的句段包括开头句段、中间句段、结尾句段、富含哲理句段、表面表达矛盾句段、引用句段、反复出现的句段等。作答这种题型时考生失分原因有二:一是思维角度不全,导致答案要点不全;二是只贴标签,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明方法•迷途指津]
分析句段作用题的命题特点以词句段为切入口,考查考生对全文结构思路的把握能力。因此,需要“四寻找”:
1.寻找内容主题(情感)上的作用。把握所给句段的位置后,细读文本,看它与全文在内容、主题上的联系,考虑该句段在内容上是否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有作用;主题上是否有揭示、突出、强化、深化等作用。
2.寻找结构思路上的作用。根据句段所在全文的位置,看其在结构思路上的作用。结构思路角度需考虑:
开头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引起下文某内容;统领下文某内容;设置悬念;奠定某种基调;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伏笔)等
中间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某内容的叙写);总结上文某内容;总领下文某内容;呼应前文某内容;为下文某内容做伏笔(铺垫)等
结尾 点明什么中心;升华某种情感,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某内容,结构严谨;照应上文某内容,前后呼应等
反复出现 突出某内容或主旨;强化某种情感;交代线索,前后哪些内容呼应等
3.寻找表达技巧上的作用。在表达技巧上,需要考虑修辞手法,考虑表现手法的以小见大、象征、抑扬、对比、衬托、渲染等方面,考虑句式的整散结合、长短结合等方面,并结合句段内容分析其具体的作用。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4.寻找在读者情感或心理上的作用。这个角度可以考虑有加深影响、激发情感、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
上述思维角度有关涉就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归纳,没有关涉不必强答。
答题模式:文字本身要表达的内容(形象、主旨、情感等)+结构作
……
针对提升三 换位思考定情感,依题而定明角度
——五彩缤纷的语言,情感角度界定难
散文的语言类题目重在考查分析语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情达意的效果。从考查的实质内容来看,该考点涉及的能力点主要有以下几类: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语言风格等。从命题的角度和形式看,常考题型有:理解词句丰富含意、赏析个性化词句、赏析语言特色。不论哪种题型,考生常常存在的失分点为:情感界定不准、思考角度单一。
[明方法•迷途指津]
提升角度一 依题而定,灵活运用——语言类题思考角度单一[学生用书P58]
高考语言类题主要有三大题型,题型不一样,思考角度也不一样,因此,首先要审清题干,区分品味语言的类型。
题干设问 审题辨别 明确题型
1.文中画线部分语句有怎样的深意?
2.文中以“××”词来比喻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3.“××”一词(句)强调的是什么? 1.题干中有用引号引出或画线标出的具体词语或句子
2.题干中有“含义(意)”或“理解”等词语 理解语句(词语)含意类
1.联系上下文,赏析××句的表达效果。
2.请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1.题干中有“语句”“效果”等字样
2.题干中有“赏析”等字样 赏析语句(词语)类
1.请分析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2.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试从某一角度加以分析。 题干中有“语言特点”“语言表达特色”等字样 赏析语言特点(特色)类
其次,掌握各类题型的具体答题角度。
(一)理解语句(词语)含意需要“三注意”“三想到”“一抓住”
三注意 “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答题区域
“注意”划分句子的主干与枝叶,尤其是枝叶部分,有时枝叶部分就是答题的切入点
“注意”本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
三想到 “想到”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技巧
“想到”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等
“想到”文中的重要语句,须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旨、情感等加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