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1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3 8:58: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730字。
  苏教版必修2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教学设计
  温州中学吴招坛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学习方式由原有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多元化学习方式,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教师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或是某些教学环节上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想解决这种疑惑的求知欲,因此,以问题驱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教学手段。
  通过实验探究、问题讨论、分析比较等形式,并结合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生成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持续探究的学习及发现并解决问题的习惯。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出发,紧紧围绕电解饱和食盐水与电解氯化铜溶液设计问题,从电解NaCl溶液——氯化铜溶液——NaCl和CuCl2混合液——调换电解饱和食盐水的Fe、C电极,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电解原理。由于理论的学习较为抽象,适时结合实验及多媒体动画加以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电化学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之一,既涉及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电解原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原电池原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是电化学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它可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中有旧知识作基础,缓解学习困难,体现知识梯度的合理性。
  学生已经知道一些重要的电解反应,如电解H2O、NaCl溶液等,但对电解反应还只有宏观、感性的认识,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从微观层面进一步认识电解反应,为选修4《电解的工作原理》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高一学生有一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能力,但上述思维能力、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不够完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初步认识电解池的原理,并能书写电极反应式。
  2.了解电解和电镀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探究、多媒体动画等方法,学习电解原理。
  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知道构成电解池的构成条件,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电解的规律,知道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异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电解的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六、教学基本流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