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600字。
2005年高考诗歌鉴赏分类评析
江苏·倪同刚
2005年高考已尘埃落定,各地试卷可谓精彩纷呈,亮点颇多。兹就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进行分类评析,以给广大2006级考生提供帮助。
一、考查修辞类
修辞是人们在语言交际、文学创作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手法,它有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之分。消极修辞即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目的是把话说得准确;积极修辞是采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把话说得形象生动。高考诗歌鉴赏题所涉及的是后一种类型。一般说来,诗歌创作中经常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对偶(对仗)、双关、借代等,涉及这方面的题型常见的有按图索骥、指名道姓、分析效果等。
1、按图索骥
所谓“按图索骥”是根据所给的修辞方法在原文中找相关的信息。这类题目特点是命题者先给出一种修辞手法,然后要求考生在诗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或词语,能力要求最为简单。如: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5年广东卷)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这道试题要求考生写出颈联中对仗的词语。大家知道律诗的中间两联一般要求对仗,对仗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偶,它不但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相同位置上词语的词性相同,内容相对或相似,而且要求平仄相反。此题只要把上下联中相应位置的词语写出即可。这道题相当于送分给学生,不过首先要能知道哪一联是颈联,才能按这个图去“索”骥,否则张冠李戴也是难以得分的。此题答案只要将“荒村”与“古寺”、“断霭”与“流莺”、“生”与“语”三组词语任写一组即可。
2、指名道姓
这类题目的特点一般是命题人提供一两个诗句,让考生指明用了什么修辞,并加以简单的分析,能力要求较按图索骥稍有增加。
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一、安徽卷)
春行即兴 李 华
YCY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这道试题是就所供绝句的三、四句要求考生指出修辞手法,通过分析可知,这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其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3、分析效果
这类题目一般要求考生指出相关语句的修辞并分析其作用或给定某种修辞,分析它在诗歌中的作用,它不但要考生会指认,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表达效果,难度较上述两种题型有所增加,如: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湖北卷)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