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名校精题荟萃】2015年高考考前第一期(3月)文言文阅读+古诗词赏析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44770字。
文言文部分(共30篇)
一、【语文卷•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开学考试(201408)】J0阅读文段(三),完成下列问题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会死无人殡殓,雄迎丧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卿哭王经于东市,我不问也。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缺。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于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
累迁黄门侍郎。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于是即去。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帝从之。
泰始中,累迁秦州刺史,假赤幢、曲盖、鼓吹,赐钱二十万。咸宁初,入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又出为征虏将军。太康初,为河南尹,赐爵关内侯。齐王攸将归藩,雄谏曰:“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名望者少。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帝不纳。雄固谏忤诣,起而径出,遂以愤卒。
13.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雄迎丧而葬之 迎:迎丧,接丧 B.今钟会躬为叛逆 躬:自己,自身
C.假赤幢、曲盖、鼓吹 假:给予 D.齐王攸将归藩 攸:所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D 解析:攸是人名,指司马攸。
【思路点拨】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推断词义,这些实词,使用频率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包括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多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断,两者结合,则问题迎刃而解。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 B.法立于上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
C.与谈宴而遣之 D.古之君子进人以礼
帝闻而大怒 遂以愤卒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D 解析:“以”第一个是“用”,第二个是“因为”的意思。
【思路点拨】近几年来,文言虚词题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把文言选段中包含某文言虚词的句子,与课文中含有同样文言虚词的句子进行比较,辨析异同。这其实是典型的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的题目。考生解题时,应准确回忆所学课文中的文言虚词词义,并联想这个文言虚词在其他课文中的词义,然后把文段中的文言虚词与之进行比较,分析异同,从而作出准确判断。
以下15--16题中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15.①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 ②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
A. ①又因少许怨言把他关进监狱 ②你又同情他,把王法放到哪里了
B. ①又因小小的谴责把他关进监狱 ②我如果再宽容你,又把王法放在哪里
C. ①又因少许怨言把他关进监狱 ②我如果再宽容你,又把王法放在哪里
D. ①又因小小的谴责把他关进监狱 ②你又同情他,把王法放在哪里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C 解析:“相容”的“相”指“你”
【思路点拨】高考文言翻译,要求直译为主,意译只是辅助。因此,除非你有足够的理由,否则一定要讲究字字落实。专用名词如地名人名官职名等照抄,省略要补出,词类活用要准确,特殊句式要调整。
16. ①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 ②退人若坠诸川
A. ①从前先王将骨头肉埋在地下,仁心传布到枯骨上 ②退掉一个人像落到水里一样
B. ①从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枯骨 ②摒退
……
古诗词赏析部分(共15篇)
一、【语文卷•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201409)WORD版】K0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朝中措
辛弃疾①
夜深残月过山房。睡觉北窗凉。起绕中庭独步,一天星斗文章②。
朝来客话,山林锺鼎,那处难忘。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
【注】①作者写作本词时正闲居代湖。②星斗文章:天上的星斗焕发异彩。
⑴从时间和表达的角度看,这首词的上下片有何不同?请对此作简要说明。(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浅层次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答案:①从时间的角度看,上片写“夜深”所见;下片写“朝来”(白天)接待访客。②从表达的角度看,上片描绘幽静的山居生活场景;下片则围绕山居生活与客人对话。
解析:第一问,从上片的“夜”和下片的“朝”可以推知上片是写“夜深所见”,下片写“白天待客”。第二问,由上片的“残月”“凉”“星斗”可以推知上片写景,由“难忘”可以推知下片写情。 每点2分,结合词意说明,意思对即可。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解读关键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要注意诗句在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方法等。解题步骤是:解读诗句内涵—结合诗词内容分析—指出诗句在创设意境、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或是蕴涵着怎样的理趣。
⑵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答案:(4分)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含蓄地表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