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9/26 15:25:2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40字。

  扬大附中东部分校备课纸
  课     题 《氓》
  课时 2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陈霞 教师二备
  一、教学目标 :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5、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品位诗歌的语言,体会比兴手法的运用。
  2.分析《氓》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比兴手法的运用。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国古代诗歌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优秀的诗人如群星灿烂,众多体裁、风格、流派则如众芳斗艳,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了解和继承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将进一步激发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诗歌知识
  1、诗歌起源:
  诗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原始祖先的口头创作。
  据说,周王朝有一种“采诗”制度,朝廷派人采集民间歌谣和乐章,借以了解民间习俗和政治得失。另有公卿列士向朝廷“献诗”制度,表达贵族阶层对政事的歌颂和批评。这些诗歌汇集至朝廷乐官“太师”手中,经太师整理编纂成书。
  一般把编定于公元前六世纪,也就是距今2500多年的诗经,看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起点。
  2、简介《诗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