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9(打包64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docx
  • 资源大小: 7.4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9/25 8:24: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高中语文学案打包64套 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10课短文三篇学案1 人教版必修4 0316.doc
高中语文第10课短文三篇学案2 人教版必修4 0317.doc
高中语文第10课短文三篇学案3 人教版必修4 0318.doc
高中语文第10课短文三篇学案4 人教版必修4 0319.doc
高中语文第10课短文三篇学案5 人教版必修4 03110.doc
高中语文第10课短文三篇学案6 人教版必修4 03111.doc
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1 人教版必修4 03119.doc
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2 人教版必修4 03120.doc
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3 人教版必修4 03121.doc
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4 人教版必修4 03122.doc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学案1 人教版必修4 03129.doc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学案2 人教版必修4 03130.doc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学案3 人教版必修4 03131.doc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学案4 人教版必修4 03132.doc
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学案1 人教版必修4 03136.doc
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学案2 人教版必修4 031126.docx
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学案3 人教版必修4 03137.doc
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学案4 人教版必修4 03138.doc
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学案5 人教版必修4 03139.doc
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学案1 人教版必修4 03145.doc
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学案2 人教版必修4 03146.doc
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学案3 人教版必修4 03147.doc
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学案4 人教版必修4 03148.doc
高中语文第2课雷雨学案1 人教版必修4 03153.doc
高中语文第2课雷雨学案2 人教版必修4 03154.doc
高中语文第2课雷雨学案3 人教版必修4 03155.doc
高中语文第2课雷雨学案4 人教版必修4 03156.doc
高中语文第3课哈姆莱特学案1 人教版必修4 03162.doc
高中语文第3课哈姆莱特学案2 人教版必修4 03163.doc
高中语文第3课哈姆莱特学案3 人教版必修4 03164.doc
高中语文第3课哈姆莱特学案4 人教版必修4 03165.doc
高中语文第3课哈姆莱特学案5 人教版必修4 03166.doc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雨霖铃学案4 人教版必修4 03174.doc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雨霖铃学案5 人教版必修4 03175.doc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学案1 人教版必修4 03170.doc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学案2 人教版必修4 03171.doc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学案3 人教版必修4 03172.doc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5 人教版必修4 03182.doc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6 人教版必修4 03183.doc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学案1 人教版必修4 03184.doc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学案2 人教版必修4 03185.doc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学案3 人教版必修4 03186.doc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学案4 人教版必修4 03187.doc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2 人教版必修4 03195.doc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3 人教版必修4 03196.doc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学案1 人教版必修4 03189.doc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学案4 人教版必修4 03190.doc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学案5 人教版必修4 03191.doc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学案3 人教版必修4 031105.doc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学案1 人教版必修4 03199.doc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学案2 人教版必修4 031100.doc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学案4 人教版必修4 031101.doc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学案5 人教版必修4 031102.doc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学案6 人教版必修4 031103.doc
高中语文第8课拿来主义学案1 人教版必修4 031110.doc
高中语文第8课拿来主义学案2 人教版必修4 031111.doc
高中语文第8课拿来主义学案3 人教版必修4 031112.doc
高中语文第8课拿来主义学案4 人教版必修4 031113.doc
高中语文第8课拿来主义学案5 人教版必修4 031114.doc
高中语文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学案1 人教版必修4 031120.doc
高中语文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学案2 人教版必修4 031121.doc
高中语文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学案3 人教版必修4 031122.doc
高中语文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学案4 人教版必修4 031123.doc
高中语文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学案5 人教版必修4 031124.doc

  窦娥冤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弄清杂剧内容。
  3.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括杂剧的主题。
  4.分析体会元杂剧的语言特点。
  【学习重难点】
  1.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2.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3.情节冲突和人物形象。
  【预习案】
  元杂剧、元杂剧“四大家”与关汉卿:
  (一)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题目:
  杂剧剧本结尾处有总括全剧情节的对句。对句末句为剧名全称。如《窦娥冤》:“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
  (2)结构: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如《窦娥冤》。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如《西厢记》。
  ①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 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②有的杂剧还有“楔(xiē)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 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唱的情况。《窦娥冤》属旦本。
  (3)角色:
  ①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②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
  ③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④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kuí)。
  ⑤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lái)儿(小厮(sī))。
  (4)宫调:
  乐音七声:宫、商、角、徵(zhǐ)、羽、变徵、变宫。
  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不同宫调之声情不同。《窦娥怨》第三折用正宫,适于表现“惆怅雄壮”的思想感情。
  (5)套数:  
  亦称联套,是将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按照一定规则连缀起来,每套必有[尾],亦称[煞],表示全套曲子成一阕(què)。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窦娥冤》用正宫,其联套形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耍孩儿][二煞][一
  ……
  窦娥冤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掌握元杂剧的结构。
  2.赏析《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和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
  3.鉴赏剧中“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了解超越现实的夸张和想像对于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体现剧作浪漫主义的作用。
  二、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
  作家作品: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其生活年代当在金亡(1234)前至元大德年间(1297~1307)。关汉卿社会地位低下,不能跻身仕途,只能在书会里靠写杂剧为生,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他一心从事戏曲创作,和著名杂剧家杨显之、王和卿是挚友。元末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明人说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可见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关汉卿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戏剧家,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存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包待制三勘蝴蝶梦》《谢天香》《鲁斋郎》等15种,这些作品大多揭露社会的黑暗,谴责邪恶势力对人民的压迫,同情被压迫者的反抗,歌颂妇女的智慧与力量,不仅思想性强,艺术上也取得杰出的成就,对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散曲成就不如杂剧,传有小令五十七首,套数十三篇,贯云石《太和正音谱》说:“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大致说出了他的风流蕴藉的艺术特征。
  总之,关汉卿的作品对我国戏曲的发展影响深远。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称他:“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这一评价是允当的,正基于此,1956年,关汉卿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
  时代背景:元代社会初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多数文人同广大人民一样都受到残酷的迫害,因此,他们与人民关系密切。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关汉卿,同情百姓的悲惨命运,不畏权贵,敢于斗争。《窦娥冤》便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窦娥冤》的题材取自于“东海孝妇”的故事。“东海孝妇”的故事在中国古代长期流传于民间。《说苑•贵德》《汉书•于定国传》和《搜神记》中都有关于“东海孝妇”故事的记载。元代的杂剧作家王实甫、梁进之也都作过《于公高门》杂剧,颂扬替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关汉卿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并参考了当时有关的戏曲创作,完成了这部著名悲剧的创作。经过关汉卿的改造和天才创作,《窦娥冤》已不再是民间传说中的“东海孝妇”故事的翻版,而是一部深刻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的激
  ……
  张衡传
  【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代顺阳(河南淅川东)人。他在南朝刘宋时期,曾任尚书史部郎、宣城太守、太子左卫将军等职。《宋书》上说他少年好学,博通经史,善为文章。后因密谋拥戴文帝的兄弟刘义康被处死刑,死时才48岁。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成《后汉书》。全书包括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共一百篇。
  《后汉书》:范晔写此书是为了“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范晔因牵涉与孔熙先等谋立彭城王刘义康案坐狱,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明言:“既造《后汉》,转得光绪。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后赞理近无所得,惟志可推耳。博赡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
  【重点理解】
  通假字
  员径八尺 (“员”通“圆”)
  傍行八道 (“傍”通“旁”,旁边)
  收禽   (“禽”通“擒”)
  酒尊    (“尊”通“樽”)
  尊则振龙 (“振”通“震”)
  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古今异义
  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古:特地征召。今:特点)
  拜(古:授予官职。今:一种礼节)
  郎中(古:官职名。今:医生的别称)
  不好交接俗人(古:结交。今:接管、移交)
  寻其方面(古:方向。今:事物的几点之一)
  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一词多义
  因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于是,接着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就
  伺者因此觉知     因为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经由,通过
  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就
  乃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连词,于是
  十年乃成    副词,才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  副词,就
  张 衡传
  【学习目标】
  1.识记关于张衡、范晔以及历史传记的相关常识。
  2.自主学习,通读全文,疏通字音。
  3.利用所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疏通第一段文章词句。
  【自学案】
  一、走近作者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 太守不得志,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先谋逆,伏诛。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之一。初中课文《乐羊子妻》节选自《后汉书》。
  二、了解传主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