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自测中考》•语文与2009年河南中考试题对比
- 资源简介:
约6930字。
2009《自测中考》•语文
与2009年河南中考试题对比
《自测中考》2009年河南省中招语文的十套模拟试卷命制,本着“稳中求变、实中求新”的理念,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题目设计灵活、新颖。命题及选文力求在精选传统、经典的名篇基础上,加入具有现代气息、贴近生活、科学与人文的时文。事实证明,与2009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有很大程度相同或相似之处,是教师辅导、学生备考不可多得的试题资料。
下面从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四部分来加以比照、评析。
一、积累与运用¬¬¬¬¬¬----强化基础,突出表达能力。
《自测中考》积累与运用部分,重视语文的基础积累与实践运用。仍以字音、字形、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语言的实际运用等常规题型为主。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从学生素养着手,重视“三维”目标,强化积累,突出考查能力。
(一)字音、字形题。
每套卷子都有这类题点的考查,形式多样,所选字词以“常用”为原则,以“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和“容易写错”的形似字为考查重点。第一、二、三、四、五、七、八套中的字音、字形题型与09河南中考第1.2题不谋而合。试比照: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09河南中考】
A.折本(shé) 折扣(zhé) 屏障(píng) 鳞次栉比(jié)
B.模型(mó) 模样(mó) 绽放(zhàn) 络绎不绝(luò)
C.俊俏(jùn) 穿梭(suō) 揣摩(chuǎi) 根深蒂固(dì)
D.提防(tí) 河堤(dī) 干涸(hé) 亘古不变(gèn)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自测中考七】
A. 哺育(bǔ) 粗糙(zào) 恐吓(xià) 苦心孤诣(yì)
B. 驰骋(chěng ) 澎湃(pài) 骄横(hènɡ) 咄咄逼人(duō)
C. 眸子(mú) 矜持(jīn) 忌讳(huì) 诲人不倦(huì)
D. 承载(zài) 丰腴(yú) 酝酿(niàng ) 言简意赅(gāi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09河南中考】
A.侃侃而谈 委曲求全 相形见绌 杳无音信
B.莫名其妙 一鼓作气 世外桃源 旁征博引
C.温故知新 天翻地覆 出类拔萃 良莠不齐
D.走投无路 谈笑风生 川流不息 提心掉胆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自测中考八】
A.心无旁骛 苦心孤诣 断章取义 根深蒂固
B.孜孜不倦 重蹈复辙 恃才放旷 歇斯底里
C.与日俱增 恪尽职守 吹毛求疵 袖手旁观
D.一代天骄 对答如流 妄自菲薄 不言而喻
通过比较,题干的问法、出题形式、考查的内容都有惊人的相似。
(二)名著阅读题。
09河南中考名著阅读题与往年相比有“变化”,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朝“综合”的方向发展。此题涵盖面大,涉及《童年》《骆驼祥子》《水浒》《朝花夕拾》《呐喊》等名著,我们的试题在第一、六、七 、八套中有涉猎这几篇名著的考查,包括名著的相关情节、作品主题、人物形象等。也有用选择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的,如第四套的3题,试比照:
3.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09河南中考】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终也没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第一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买车的钱被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买的车安葬虎妞时卖掉了。
C.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为遭到高太尉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D.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5.名著阅读 。 【自测中考八】
(2)比较人物形象,是阅读名著的一个重要方法。下面所列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从所提供的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