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设问角度及解题技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8/5 6:44: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设问角度及解题技巧         

一、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设问角度
古代诗歌题的设问既可以从一个角度设问,也可以从多个角度设问,还
可以综合设问。具体到一首诗,只有对不同角度的问题都能解答,才能算是
真正理解。下面举例说明设问的不同角度。
(一)从内容意境角度设问
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例① 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答问题:
问: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
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
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
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
例②  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回答问题:
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答: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
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
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2. 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诗歌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还有组合的
意象等。
例①  读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
煎何太急?”,然后回答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答: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
的迫害。
例②读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
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回答问题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例③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
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回答问题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
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例④阅读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回答问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