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10字。
让激情走进语文课堂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退思录
内容提要:以《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为案例,强调将新诗教学的朗读环节处理充分,以唤起学生朗读的激情;新诗教学应尊重学生的情感独特体验,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新诗教学、朗读、范读、品读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虽然注重了知识的渗透,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教材犹如雾里看花,游离于作品本身美的意境。“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为学生与教材之间搭建起一座“欣赏美、发现美”的平台,因为合作学习课堂上充满支持与关怀,学生感受到的是师生间真诚与平等的交流,这种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美的熏陶,体验心灵的洗礼,完成人格的升华。
有这样一句诗:“以你的火点燃别人的火/以你的心发现别人的心。”我认为这句话用来评价合作的语文课堂,恰如其分。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不就是用老师的激情点燃学生跃动的火热,不就是用学生们敏锐的心灵感悟作者或感性或理性的心迹吗?
下面,我想以《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为例,谈谈自己在新课改中的心得体会。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抒情诗,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炽热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影响了几代人。其主旨、手法、语言、结构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值得品味的地方太多,那么,课堂教学有没有必要巨细无遗,面面俱到呢?我认为大可不必。
那么,本文教学的关键究竟应该设在哪里呢?如何调动学生们的激情,使之有自我的情感体验呢?
其实,只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看学生在朗读诗歌时的情感表现就不难回答,学生在自读时,普遍感到心情舒畅,学生仿佛看到了诗人鲜明的形象,听到了他真诚深情地歌唱。这时,打动学生的正是诗人激情的咏唱,学生易于与之产生共鸣。于是,我与学生共同拟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感情,体会表情达意的多种方法。
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配乐朗诵这首诗,录制成磁带,便于课上交流。
2、要求学生课下查阅有关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在课上为同学们做简介。
二、 确定目标:
请学生根据前几课诗歌学习的体验和自己读本诗的体会,谈谈该以什么内容为突破口,共同学习本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