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诗歌鉴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14 4:21: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510字。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诗歌鉴赏
  一、往年高考失误分析
  纵览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古诗鉴赏的出题方向一般针对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即:(1)作品写了什么;(2)  作品是怎么写的。绝大多数题目都同时体现了这两点。在这个大方向的制约下,命题者参照考纲的要求细化设题。因此,掌握大方向并且能够辨析具体要求是每个考生必备的能力。从2008年全国各地试题看,考点分布全面而稳定,考生必须针对常设考点有的放矢逐一过关,夯实基本功,包括对诗歌主旨、感情、意象、手法、语言等的把握与分析。  
  《失误分析]
  几乎所有的诗歌鉴赏的答题错误都源于考生对考查要求把握的偏差,即在“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两方面出现种种错误或缺失。因此,全面理解考试要求,逐项检验知识储备与能力储备是考生复习时的重中之重。针对“写了什么”这个大方向,应复习课本典型作品,加大阅读与练习分量;针对“怎么写的”这个大方向,要加强对名词术语的熟知度,提高针对具体文本的运用能力。    
  1.忽视标题   
  读诗必先品标题,这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忽略诗歌标题的存在往往会导致理解诗歌的内容发生偏差甚至错误。
  2002年全国卷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标题暗示着诗歌必然写在“春夜”的“洛城”由“闻笛”而触发的情思,结合古诗写作中与闻音乐声有关的常识储备,就能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例]2004年江苏卷《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题为“征人怨”,通篇并无“怨”字,而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病例:作者因为出征在外,每天都过着战斗生活,所以心怀怨气。   
  答案: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诊断:本题直接考查学生审读诗歌标题并以标题中信息贯通全篇的基本能力,有了标题的明示,可以说即便原先看不出“怨”的学生也能想方设法去“证明”。题中“征人”的特定身份一定会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构成特定的关系,从而引发特定的情感表达。“答题的困难有两个:第一,必须破解情景交融手法,体会出景中包含的情绪;第二,必须落实到每一句,不能空泛作答。病例由于未注意上述两点,导致不能将标题信息句句落实。
  2. 不看注释
  注释的作用一则帮助考生疏通字句,更重要的作用是暗示考生主动运用知人论世的策略去解读诗歌内容。中国古诗的创作往往与社会背景、个人遭际密切关联,因此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背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