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方略

作者:佚名  时间:2008/12/23 15:09:0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古代诗歌鉴赏题是一道能力要求较高的题型。其考查点的设置比较繁琐,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有些同学在做这种题时,往往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笔者认为,对这种题的解答方法就是化繁为简,理清答题的思路和步骤。首要的任务就是抓住诗歌主旨这个核心步骤,并以此为出发点,对诗歌进行整体鉴赏。
  弄清主旨就是要弄清楚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作品,人们的写作目的无外乎三种:抒情、言志、析理。
  在古代诗歌中,我们见得最多的还是抒情类的作品。比如思乡诗抒发思乡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闺怨诗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边塞诗则是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送别诗则是抒发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一浥轻尘);山水田园诗抒发诗人对闲适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怀古诗则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言志类的作品在古诗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如陆游的《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此类作品的主旨都是诗人通过某个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我们在赏读诗歌时要弄明白这一点就容易明确答题方向了。
  析理类的诗歌是诗人把自己对自然、事理的顿悟或体察诉之于笔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本诗的哲理就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本诗告诉我们,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真正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诗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流传的警句。诸如此类的诗作在古代诗歌作品中是不多见的。所以,我们把握主旨的重点应放在抒情上。
  比如2008年江苏卷古代诗歌鉴赏题,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则直接影响答题的准确性。
  原题回放: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①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怀古诗。通过对诗歌的赏读可以品味出,本诗属于抒情类的诗歌,主旨在于通过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抒发历史变迁的感慨之情。怀古诗大多如此。
  诗中的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南京是六朝的古都,曾经繁华异常。在诗的前两句,作者对眼前的凤凰台作了大略的描绘。指出了过去的繁华已经如江水一样逝去。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在第三联,诗人笔锋一转,把目光投向了不尽的江水和大自然,写出了“三山”“一水”的壮丽景象。自然地引出了尾联作者对“浮云能蔽日”的无奈与忧思。
  很明显,本诗在表现手法上属于借古讽今。诗人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独特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意旨尤为深远。
  理解了诗歌的主旨,也就明白了诗人写诗的目的。然后我们再看题目设置,(1)题非常明确,就是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主旨的把握。
  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题则考查的是修辞手法,同时让答出尾联所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我们照样不能脱离诗歌的主旨。通过分析知道,浮云蔽日大有深意,它可以理解为朝庭被一些奸佞小人把持,诗人之远大志向不得施展。
  参考答案: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