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5 20:49: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50字。
《溪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练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材料;
2、在品味清丽灵动的语言的同时,感受作者笔下自然之美,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用心体味生活的精彩;
3、。感悟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清丽优美的语言,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把握溪水活泼淘气,纯真烂漫以及勇敢执着,不屈不挠,进而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文章语言清新传神,是源于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丰富想象,进而有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多媒体展示秋叶飘落的画面:我们常说“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四季以各自独特的景色展现自己的美,秋季以落叶为其特征,这就是一个秋叶飘落的画面,现在请你用你所认为最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幅画。
2、针对学生回答,教师充分肯定,尤其是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
3、多媒体展示文章第五节“一张……在溪水里”
4、教师归纳:展开想象,把红叶当人,写出西风的狡狯,红叶的贪玩,俏皮有趣。能有如此想像力的人是一个叫苏雪林的女作家。    1、同学们可以自己根据画面组织语言描述,也可以调动积累描述画面。
2、同学们描述。
3、同学们细读第5节,谈读后的感受。
4、通过多媒体了解苏雪林简介,重点了解散文作品特点。文章通篇以拟人化手法来描写,充满灵气而传神,这么独特的语言少见。为了让学生能尽快明显而深刻感受苏雪林的语言风格,设计用对比导入,虽有很多把落叶比作黄蝴蝶,把落叶看成是大树孩子的优美文字,但在苏的这段文字都得逊色几分。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的口头描述能力。
《溪水》说课稿
一、说教材
 (一)教材分析
  苏雪林的《溪水》是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亲近自然”中的课文,新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这是篇情文并茂的美文,它的美,不只在语言文字的得体优美,更在于文章的真性情。正因为作者那般地热爱生活,挚爱自然,所以通过专意细致的观察,思考,将自然赋予人的性情,运用拟人、比喻把一条小溪写得灵动飞扬,惹人怜爱。而在小溪身上又倾注作者的真性情。学生不仅能品味清新传神的语言,也能体会作者对自然的挚爱,对生活的热爱。
 (二)教学目标:
    鉴于本文篇幅不长,语言出色,所以制度目标1:熟练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材料。
感受自然美丽,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是本单元教学目标,自然要制定目标2:在品味清丽灵动的语言的同时,感受作者笔下溪水的性情,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用心体味生活的精彩。但要感受作者的情感还须品味文章语言,所以将此作为教学重点。
语言美是每一个初次接触此文的读者的第一感受,所以首先应引领学生品味这点,并探讨语言美的原因,进而尝试自己写作,由此制度目标3:感悟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进一步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