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2660字。
眉山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共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体裁分析的层面来考察中国小说史,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小说往往兼具叙事体作品与抒情体作品的特征,并且呈现出以故事为中心的倾向。
小说主要是一种叙事体作品,中国传统小说的重点在于叙述故事和组织情节。以故事或事件为中心,使得中国小说与史籍相沟通。与史籍的密切联系,一直使中国小说呈现出特殊的风貌。古代大多数小说批评者,几乎都探讨过小说与史籍之间的关系。追求真实性,就是小说在史籍的参照下所自设的目标。但是,史籍亦有文心和诗心,这一点也早已为人所知。因此,在与史籍相纽结而行的过程中,中国小说一方面恪守“实录”原则,一方面仍以虚构
为手段来建构主观意念中的真实,并且它所虚拟的叙述,在某种程度上较之史籍似乎更具有说服力与暗示性。在史籍的主要编撰体例即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之中,最为小说所借鉴的是纪事本末体。一部中国小说史,以此结构而完篇的小说在数量上要占到多数,这也凸显出传统小说以故事为中心的创作倾向。
至于附生于整体叙事之中的抒情色彩,在传统小说中也相当明显。即使是事件叙述密度非常大的早期小说如《燕丹子》,也给读者营造出“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诗意氛围。在小说中,诗赋词曲的引入,在语言层面上即能滋生诗意;对场景尤其是对景物的描写,也能创造抒情色彩;更值得重视的是,对人物内心感受或精神世界的描写,同样能产生抒情味。但在中国传统小说中,在以故事为中心的叙事模式中,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基本上都有着具体的时空条件,很少有专重人物心理而弃故事于不顾的小说,这一点与西方有别。古代小说在现代小说理论体系中受到批评的,主要与这一特征有关。这种很少以人物塑造为中心的小说创作倾向,在多数评论者看来,必然以缺乏对人物情感世界的深入表现为代价。但果真如此吗?这尚需学界进一步探讨。
(摘编自叶岗《论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特征的民族性》)
材料二:
早就有学者注意到,中国小说形式的发展受历史著作的深刻影响;至于引“诗骚”入小说的表面特征“有诗为证”,更是小说研究者喜欢谈论的话题。
中国古代没有留下篇幅巨大、叙事曲折的史诗,在很长时间内,叙事技巧几乎成了史书的专利。实际上自司马迁创立纪传体,进一步发展历史散文写人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体裁层面看,中国传统小说作品大都兼具叙事体作品与抒情体作品的特征,并呈现出以故事为中心的倾向。
B.中国传统小说的“虚构”是恪守“实录”原则的虚构,其虚拟的叙述可能取得较史籍更强的说服力与暗示性。
C.中国强大的“诗骚”传统与小说家擅长诗赋的才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小说大都具有抒情性特征。
D.史书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远超小说,文人又多熟读经史,所以很多小说家模仿其笔法以提高自身文学地位。
2.下列对材料相关论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开篇提出“中国传统小说兼具叙事体与抒情体特征,且以故事为中心”的观点,统领全文论述。
B.材料一以《燕丹子》为例,论证了早期小说由于事件叙述密度大,缺乏对人物情感世界的深入表现。
C.材料一从体裁特征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小说特征,材料二则侧重论述“史传”“诗骚”对中国传统小说的影响。
D.两则材料都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很可能”等限制性短语的使用,使持论规整严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从民间说书发展起来的白话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更多呈现的是“诗骚”风貌。
B.《哦,香雪》淡化情节,突出人物心理的描写,说明该小说创作已经扬弃“实录”原则。
C.《促织》叙事状物细腻形象,血泪中见悲悯,既符合史传的“实录”精神,又体现诗骚传统。
D.《红楼梦》中插入大量的诗词,如第三回中的《西江月》二词,主要是出于结构上的考虑。
4.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中国传统小说在创作上有哪些显著特点。 (4分)
5.材料二指出,中国小说形式的发展受历史著作的深刻影响,请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清水洗尘
迟子建
礼镇的人把腊月二十七定为放水的日子。所谓“放水”,就是洗澡。而郑家则把放水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了天灶。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了。
这里的人们每年只洗一回澡,就是在腊月二十七的这天。虽然平时妇女和爱洁的小女孩也断不了洗洗刷刷,但只不过是小打小闹地洗。譬如妇女在夏季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