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4890字。
广西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量子理论是描述微观世界的一种理论。量子是能表现出某物质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单元。爱因斯坦承认:“我思考量子问题的时间百倍于思考广义相对论的时间。”爱因斯坦要的是一场比量子力学更为彻底的革命。
量子力学的作用越来越让人感觉大于经典力学。量子力学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和性质。
量子力学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量子力学,人们才创造了很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材料、激光、计算机等,甚至也在重新武装化学。
虽然没有量子力学,也曾发明了玻璃、各种金属,但那更多的是一种自发的或经验论的成功。有人说掌握了量子力学,就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有了量子力学指导,就能有目的地去创造新的物质。
今天,英特尔的尖端芯片上,能够摆放数十亿个微处理器,这要归功于量子力学;在量子力学的推动下,目前超导材料从研究阶段向发展阶段转变,正被运用在越来越多的尖端科技中。正是量子物理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可谓“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粒子标准模型的成功是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里程碑。量子力学的发展让科学家可以对基本粒子做出精确的描述。在粒子物理学里,标准模型描述了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 2013年,科学家依靠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现了希格斯粒子,完成了标准粒子模型确认工作的最后一环,由此,标准粒子模型预言的61种基本粒子已全部被发现。
(摘编自邵春堡《未来引擎:从科技革命到全新世界》)
材料二:
科技的动力来自对现实问题解决的迫切需求,来自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来自科学家将专业知识和人们欲望、需求结合起来的冲动、兴趣、使命。各种社会需求和人类欲望,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源头和动力。
回顾人类科技史,从攀爬到直立行走,从石器时代到工业革命,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每一项科技成果都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中的问题,让人类克服困难,远离痛苦,追求幸福。科技作为工具被人类使用,与其说是优化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效率,不如说是未来让自己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因为科技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邵眘堡在《未来引擎》中为我们介绍了量子理论的概念,阐述了量子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和量子力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B. 因为爱因斯坦想要一场比量子力学更为彻底的革命,而量子力学的作用大于经典力学,所以爱因斯坦思考量子问题的时间特别多。
C. 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和人们对未来的向往,科学家将专业知识和人们需求结合起来的冲动、兴趣、使命,使科技发展有了动力。
D. “我们要了解的世界、期待的未来,与有什么样的科技息息相关”,这种看法表明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量子力学创造了很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材料、激光、计算机等,并重新武装化学。
B. 掌握量子力学,能够以不同于自发的或经验论的形式,给世界带来改变和创新。
C. 科技使人类面对未来时能有更多的选择,帮助人类解决问题,不断拓宽人类文明的边界。
D. 建立量子城域网,研究量子中继技术,为大幅扩展量子通信的应用范围提供可能。
3.下列选项能够体现“‘墨子号’不断创造纪录”的一项是(______)
A. 与地面上的光纤量子网络连接,构建全球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
B.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约翰•拉瑞特获得2023年度“墨子量子奖”。
C. 2020年“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
D. “墨子号”量子卫星项目的成功实施,激发了全球关于空间量子实验的竞赛。
4.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设问句和排比句,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5.“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意思是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时,靠量子力学的力量大开脑洞。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蓝袍先生(节选)
陈忠实
父亲选定我做他的替身去坐馆执教,其实不是临时的举措,在他统领家事以前,爷爷还活着的时候,父亲就有意培养我做这个“读耕”人家的“读”的继承人了。只是家庭内部变化的缘故,才过早地把我推到学馆里去。
读书练字,自不必说了,对我是双倍的严格。尤其是父亲有了告退的想法之后,对我就愈加严厉了。父亲用那柳木削成的木板,抽打我的手心,原因不过是我把一个字的某一画写得离失了柳体,或是背书时仅仅停磕了几秒钟。最重要的是,对我进行心理和行为的训练,目标是一个未来的先生的楷模。“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