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729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战争对人口最明显的影响是直接杀伤,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残疾。古代一些战争的规模很大,死伤人口很多,持续不断的战争更是如此。士兵的主要来源是农民,青壮年从军,老弱妇孺下田,加上畜力往往被征用,农业生产必定受到影响。士兵从粮食的生产者变为消耗者,使本来就有限的商品粮更加紧张。战场或军队的驻地往往离粮食产地很远,需要大量人力、畜力从事运输,有时沿途的消耗比运达数量要高好几倍。军人和运粮民工大多是青壮年男子,他们长期离家必然会使配偶减少生育机会,同时使他们的老人、儿童因缺少赡养或抚养而缩短寿命甚至死亡。战争造成的物质破坏,会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河道水系和生态环境带来长期影响。战争期间对死亡人畜不能及时掩埋,往往会引起瘟疫流行,增加新的死亡。战争期间如果同时发生自然灾害,后果就更不堪设想。由于行政机构解体、交通受阻、缺乏必要的物资和人力以及统治者无暇旁顾等原因,灾民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救济,灾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从而造成比平时严重得多的损失。而在缺粮的条件下,俘虏和平民生存的希望更小。
(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
材料二:
我在第一章里已说过社会结构应有一定的人口容量。这其实是一切有结构的体系的通性。所谓结构,所谓体系,就是指各分子的存在依赖着别的分子的存在。它们各自据有一定的地位,互相关联,互相维持。社会有结构,因为各个人的生活是互相依赖,所有的行为是须和别人的行为相配合的。一个结构所能容纳的分子必须有地位安置,不然就格格不入了。社会里的个人并不是堆积而是组合。因之社会的容量受着结构的限制。
社会有一定的容量在战时最为明显。战时的动员就是调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争直接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残疾,尤其是古代一些规模很大、持续时间很长的战争,给人口带来的伤害就更为巨大。
B.大部分士兵本是农民,他们从军后不但不能生产粮食,反而还要消耗商品粮,这对国家的粮食储备带来了很大影响。
C.复员是指战争结束之后将战时社会结构改弦更张,重新分配各部门的人数。复员若没有计划,很容易引起失业恐慌。
D.马尔萨斯认为生育是自然现象,人会不断繁殖,最终因食物缺少而导致饥荒与战争,所以他主张积极性地限制人口。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结构中个人的行为必须与别人的行为相配合,个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
B.战时社会各部门人口数量配合极为密切,人数调遣十分得当,则可赢得战争。
C.纵观历史,可知马尔萨斯的人类因食物不够而引发战争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性。
D.在科技进步、以机械耕种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中,较难出现地狭人众的现象。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更为全面,体现出作者视野开阔、思维缜密的特点。
B.材料二驳立结合,既深入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也有理有据地驳斥了马尔萨斯的观点。
C.材料二第二段运用排比,突出了战时作战人员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论证的气势。
D.材料二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法,简要论述了人口数量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4.材料二第三段画横线句子中使用了“很少”“必然”两个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战争中的“人口”问题,但论点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种一棵树
邓文静
从田地里荷锄挎筐归来,乡亲们蔫头耷脑,和田地里受害的庄稼一个模样。又是一个坏年景!他们把这该死的风沙在心里诅咒了上百遍。
“种一棵树吧!”祖父对祖母说,对所有人说。那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可每个人都听得很真切。祖母伸出手来,好像要抓住什么,可是伸了一半又停住,凝固成一朵半开半合的花。半晌,祖母用力地点点头;冯三慢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