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委员会专家:填报志愿应考虑哪些因素

作者:佚名|  时间:2004/4/12 13:56:55  来源:兴宁大学生联盟  人气:

   问:今年高校招生是高考前填志愿,根据您们的经验,考生和家长应注意哪些事情?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失误?

  答:今年高考在考前填报本科批次志愿,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分析考生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包括模拟考试成绩、平时学习成绩、在考生群体中的位置以及应考的心理素质等。其中平时学习成绩不可忽视,但如果上高三年级后成绩一直呈上升趋势,则不必以高一、高二成绩为标准。

  2.要关注考生的兴趣及意愿。如果以家长的经验或老师的建议为主,硬要学生填报自己不感兴趣、甚至反感的学校和专业,还会影响其最后冲刺时的情绪。

  3.可以参考位置相当的其他同学的填报情况。

  4.了解相关招生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包括录取分数情况、相关专业设置、录取人数等,一般要看3年,有的学校会出现两年相比分数悬殊的情形,则要看其4年的录取平均分,还可与学校交流。

  5.要了解所报的相关招生专业的就业情况。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的参考,还要考虑学生4年后毕业时社会发展状况,比如正值北京奥运会召开等,都可作为参考。

  6.详细阅读今年的招生专业目录以及学校招生章程等。

  在往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容易出现的失误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不以考生的相对位置为依据填报志愿,造成“高分低报”或“低分高报”。“高分低报”在入学后还有可能有转专业的机会,或在本班本专业成为“尖子”。但是“低分高报”就有可能丧失一次甚至几次录取机会,如果再填写了“不服从调剂”,则有可能形成“死档”而落榜。“考生的相对位置”不仅是指在本班本年级的排位,还应考虑学校的相对位置(市、区重点校与普通校),这样的分析比较客观。有些考生把“面子”看得较重,不肯报“低”;也有的家长以为志愿报高了会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实际上在填报志愿后到高考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是很难实现几十分提高的突破的。

  2、把相关招生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绝对化。把考生的模拟考试成绩比照着去年的录取分数对号入座不一定“准”。尤其是一些热门学校、热门专业,也会出现即使是考生成绩与去年完全一样,也有可能落选的情形。

  3、不全面了解招生学校及专业的情况,造成录取后,考生大失所望。现在出现了许多新专业,有的很时髦,但一定要了解该专业以前是否有毕业生,就业前景如何等。对于北京地区的学校,家长可以实地去看一看。外地院校也可以通过网络等了解。

  4、不以考生意愿为主,家长说了算。这样做的近期效果除了使考生可能情绪低落,不积极努力复习,甚至有意落榜,还可能使考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受影响。北京的考生许多都是18岁了,进入了成年人的行列,家长们应尊重他们的选择,毕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他们自己的。

  问:高考填志愿的大原则是什么?对考生来说,应遵循什么样的目标为妥?

  答:高考填报志愿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但一定要结合考生自身的意愿和实际情况,根据大学毕业后的去向而有不同的选择,如大学毕业后有就业、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等不同考虑,总的目标是要有利于把考生培养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有用人才。

  问:各个区县都有高考模拟考试,是否要多做卷子?怎样掌握做各区及外地卷子的“度”?今年是北京地区自己命题,与往年有哪些不同?考生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各区的模拟考试“不在多,而在精”,其练习的目的是:

  1查漏补缺,全面复习;

  2确定考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

  3熟悉高考的要求及环境;

  4调整心理状态。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