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教学案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3 8:19:4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50字。
  
孩子眼中的月亮
——《月迹》教学案例
南海中学  梁广隶
《月迹》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从孩子的灵心慧眼去发现月迹,感受月迹,写出孩子的一种真切的心理历程。本设计以“孩子眼中的月亮”这一充满童真童趣的主题作为串联整个教学过程的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感悟文章所流露出的童心。
一、读课文,感受月亮之美
    月亮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教学时不能满足于让学生孤立
地掌握这篇课文,应联系过去诗文中所表现的月亮这一意象的特点、人们对月亮
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等进行教学。所以,我设计了第一个教学环节——感受不同人
眼中的月亮之美。
师: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种种情思,留下了难以数计的名篇佳作。那么当你赏月的时候,你会想起哪些咏月的诗句或歌曲呢?
生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生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生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生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生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文中所写的月亮不是成年人眼中的月亮,不是传统的思妇征夫眼中的月亮,更不是文人墨客眼中的月亮。这一环节先让学生了解文中孩子眼里的月亮的形象,突出它与文人墨客所写的月亮的不同,对于表现童心童趣这一主题,无疑是有极大的作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