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下)期末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15920字。
2022-2023学年(下)期末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高一语文试题
(分数: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于荒野景观的含义,在微观上指荒凉的自然景观;从宏观上说,荒野景观则指没有经过人为干预的处于原始自然状态的陆地自然环境。荒野景观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回望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文人士大夫崇尚山水的魏晋时期,有关“荒野景观”的发展便已有了端序,南朝宋画家宗炳《画山水序》中提出的“无人之野”“山水以形媚道”等概念可视为中国最早关于“荒野景观”的解读。相比于郊外大面积的“原始自然”,位于城市中的荒野景观往往被控制在设定范围内,是具备安全性的,其不会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混乱。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的城市荒野景观具备稳定的生态系统。这一特性来源于场地内蕴含的丰富的自然元素,如植被水体、山石、鱼类、昆虫、飞禽等,它们的存在不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运作提供有力支撑,使其具备低干预、低维护的特点,同时也能在增加城市绿地率、调节空间气候、缓解雨季洪涝灾害、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维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贡献力量。
于人工营造的模仿美而言,荒野景观散发着自由、原始、粗犷的野性美气息,能够真实地反映空间环境的状态。尤其在城市环境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具备品种多样、形态多样、层次多样等特点的荒野景观不仅能够很好地丰富城市环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剌激,有效地缓解人们因工作带来的身心疲劳,满足人们接触自然、深入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此外,随着荒野生态群落的自由式发展,其空间结构便具备了未知性、探索性,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人们尤其是孩童的天性,有着启发智慧的作用。
对城市中现存的、以自然更替为主导的用地进行保护是构建城市荒野景观的主要措施之一。如为城市中的自然湿地、树林等设置保护区域,这些区域不仅充满野性美,还有着丰富的物种以及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它们的存在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再野化”修复是构成城市荒野景观的另一重要途径,这种方式能够提升被修复区域的自然程度,从而为城市营造更多的野性自然。其中,被动型再野化是自然发生的,如在城市工业废地中,借助动物或者风力的帮助,一粒植物种子散落于此,其便会逐渐发芽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并最终吸引众多昆虫动物前来定居,为它们提供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主动型再野化指人为主动对场地进行修复,为受损的空间环境重新建立起之前所具备的可自主循环的生态系统,如对城市中受污染的河道进行修复与再野化,使其恢复自然演替、自主循环的生态功能。
模拟设计即在特定的场地中,根据城市环境的特点与实际发展需要,构建出一个具备完整可循环生态系统的“类荒野景观”,其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野,其间有人为因素的参与,但仍具备荒野景观的本质特点,能够发生自然演替,后续也极少需要人为的干预。
(节选自王堞凡、白佳峰《荒野景观艺术:城市中有“灵”的自然山水》)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求对被污染和破坏后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更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荒野保护不仅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生态文明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造景观具有模仿美,可能无法满足城市人接触自然、深入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
B. 城市中的自然保护用地,经过修复或设计的河道、荒地都属于城市荒野景观的范畴。
C. 废弃的工业用地、被污染的河道可以通过被动型再野化使之逐渐成为城市荒野景观。
D. 类荒野景观,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野,有人为干预,但仍具备荒野景观本质特点。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自然为主导的、人工大量干预的城市荒野景观有利于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B. 学习了一周的你可以在周末去欣赏一下野性的深林、清澈的山溪,借此提升“家园感”。
C.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同等重要,二者并进,能收到成效。
D. 判定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要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只看它有多少城市荒野景观。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材料一中“荒野景观”概念的一项是( )
A. 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庄子》
B.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谢灵运《七里濑》
C. 北风振枯苇,微雪落璀璀。——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其一)
D. 草苫书斋石垒塘,栏杆委曲娆溪傍。——唐寅《濂溪图》
4. 根据材料一,解读什么是“再野化”。
5. 结合材料谈谈“城市荒野景观”给城市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被污染的河道可以通过被动型再野化”错误,结合原文“主动型再野化指人为主动对场地进行修复,为受损的空间环境重新建立起之前所具备的可自主循环的生态系统,如对城市中受污染的河道进行修复与再野化,使其恢复自然演替、自主循环的生态功能”可知,“被污染的河道”应该是通过“主动型再野化”进行修复。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老鲁
有一天,似乎看见校警们所住的房间热闹起来。看看,似乎多了两个人。想,大概是哪个来了从前队伍上的朋友了。到吃晚饭时常听到那边有欢笑的声音。再过几天,我们在挑菜时看见一个光头瘦长个子穿半旧草绿军服的人也在那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