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素养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14 11:09: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00字。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素养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简要概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悲剧中的伟大之处”。
  3.审美鉴赏与创造:质疑问难中了解传记文学特点,探究富有人性的英雄,理解文章主题。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创写片尾结束语,再次体悟文章主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质疑问难中了解传记文学特点,探究人气的英雄,体悟文章的主题。
  三、过程与方法:
  本课设置导学案,让学生充分预习,课下完成梳理故事情节,课上进行梳理,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课上,通过对本文“真实美”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传记文学及其特点,字斟句酌品析语言让学生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对斯科特等人物精神品质的感悟和对作者人生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勇于追逐梦想、捍卫人格尊严等情怀,使学生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叫长城站,那么,设立在南极点的科考站叫什么名字?——阿蒙森-斯科特站。阿蒙森和斯科特是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成功者,一个是失败者,为什么他们的名字会并列在一起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去寻找答案。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奥地利作家,享年61岁。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庭。1900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就读哲学和文学史,并发表小说《普拉特的春天》。在他20岁的时候,他的第一部诗集《银弦集》在柏林出版。1904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发表第一部小说集《艾丽卡埃瓦尔德的恋爱》。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战争后的十余年间,茨威格的作品呈现爆发式态势。主要突出在小说和传记作品的创作中。1917年创作戏剧《耶利米》,1920年创作传记《马赛琳娜德博尔德》、人物评传《三大师》、传记《罗曼•罗兰》,1922年创作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患者》和《日内瓦湖畔的插曲》,1925年创作人物评传《与恶魔搏斗的人》,1927年创作历史特写集《人类群星闪耀时》等等。
  二战爆发后,茨威格在1934年走上了流亡的道路。在流亡途中,茨威格没有停止写作,在去世前的九年间,他先后完成了六部传记。1942年,茨威格于巴西自杀。
  2.介绍背景
  1911年底,挪威科考队和英国科考队,在南极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
  《伟大的悲剧》是作者依据斯科特探险队遗研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日记遗书等创作的。作者对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海军军士埃文斯、科学家威尔逊、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士上尉奥茨等这些有特殊经历的人的民族性格、文化精神以及心理世界等了解和谐熟。
  《伟大的悲剧》作品写的是斯科特一行从探险准备到出发南极,从绝望而归到悲壮毁灭的全过程。
  3.课文链接(失败的原因)
  斯科特虽然成功地到达南极点,却没能够平安归来,最后全军覆没,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首先,斯科特非常迷信人拉雪橇的优越性,但对使用爱斯基摩狗有偏见,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