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言表达题复习修辞及作用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docx, pptx
  • 资源大小: 1.6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0/25 21:17:2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9张,文字材料约7390字。

  《2022年修辞手法和作用》专项训练
  涿鹿中学高三语文教研组:步洪涛
  一、考点落实
  【考向讲解】
  本考点为全国卷必考内容,一般穿插在文学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仿用句式等题型中考查,2021新高考卷一则专门设置了一道主观题考查“对偶”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可见其在新高考中受重视的程度。根据相关文件,“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共9种,备考中对这些内容要重点掌握。
  【重点知识】
  根据修辞效果的不同,我们将上述9种修辞手法分为“生动形象类”和“增强语气类”两大类。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在某些特定语境下,一些修辞手法可能兼有上述两种表达效果。
  (一)生动形象类
  所谓“生动形象”,是指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使得被描述事物的的某一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1.比喻
  定义:比喻,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
  分类:
  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恰似、如、有如、犹如、仿佛......
  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借喻
  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作用: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增强文采。
  2.比拟
  定义: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分类:
  ① 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② 拟物。拟物又包括两类:一是把人当做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二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
  作用:
  ① 可以鲜明地表达爱憎之情。
  ② 使语言风趣幽默。
  ③ 运用比拟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3.借代
  定义: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
  分类: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工具代本体,专名代泛称,以结果代原因,形象代本体。
  作用: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有文采。
  4.夸张
  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