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复习现代诗歌阅读ppt(3份)
- 资源简介:
课件共94张,练习约4330+3590字。
练案一 理解现代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题。(16分)
风 景
辛 迪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
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
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
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一九四八年夏 在沪杭道中
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本诗第一、二句交代了看“风景”的地点,指出看到的都是“社会问题”,与最后一句中“不是风景”相呼应。
B.三、四两句阐明了社会问题的具体内涵,即人民生活困苦。“终点”即“田间的坟”。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死难料。
C.七、八两句“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表明这种社会问题普遍存在,而“却是一般的暗淡”,语意陡转,说明当时劳苦大众已经麻木,对造成自己苦难命运的原因漠不关心。
D.对连年战乱带来的灾难,作者有感而发,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穷兵黩武的反动政府的痛恨。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把铁轨比喻为中国的肋骨,形容得何其瘦骨嶙峋,简直令人感到心痛。而社会问题像一节节的列车,又何其多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B.“比邻而居的茅屋和田野间的坟”,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此处将茅屋和坟这两个意象组合在同一个画面中,写出了诗人的思考:生与死的距离近得出奇,中国人竟是如此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C.“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在对称的两句中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
D.“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瘦”字的重复使用,着重比较出瘦的程度,与首句的“肋骨”遥相呼应,由此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都是病,不是风景!”
3.诗歌最后一句使用标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4分)
4.诗歌取名为“风景”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诗分析说明。(6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8题。(16分)
死 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
练案二 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题。(16分)
蛇
冯 至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1926年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笔下“蛇”的形象,一改传统中的厌恶和恐惧,使人感到亲切、可爱。这是由于诗人喜欢蛇。
B.将“寂寞”比喻为“蛇”,一是抽象的情感,一是具体的动物,这个隐喻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
C.取“蛇”轻轻行走和只能以口衔物的特点,写蛇像月影般轻轻走过,同时为“我”衔来姑娘绯红的花朵般的梦境。
D.因为蛇会咬人、缠人,所以“我”告诉心爱的姑娘,万一梦到它时,不要悚惧。新奇的比喻,显露了诗人的匠心。
2.诗人在诗中借长蛇衔来“你”的梦境,委婉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对“你”的心情。下列四则流行歌词中,若仅就文意来看,最接近诗人此种心情的一项是( )(3分)
A.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这是我们的选择。
B.所有的爱情只能有一个结果,我深深知道那绝对不是我。
C.我多么希望知道你的心里怎么想?年轻的心,是否拥有一样的愿望。
D.心中想的念的盼的望的不会再是你,不愿再承受,要把你忘记。
3.这首诗由一条情节线索贯穿全诗,每一节诗都有一个情节,简要概括其内容。(4分)
4.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有什么特点?(6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8题。(16分)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