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
- 资源简介:
约33460字。
兰州市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附答案)(1)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崔神庆传
崔神庆,贝州武城人也。明经举,则天①时,累迁莱州刺史。因入朝,待制于亿岁殿,奏事称旨。则天以神庆历职皆有美政,又其父尝有翊赞之勋,甚赏慰之,擢拜并州长史。因谓曰:“并州,朕之枌榆,又有军马,比日简择,无如卿者。前后长史,皆从尚书为之,以其委重,所以授卿也。”因自为按行图,择日而遣之。
②神庆到州,有豪富伪作改钱文敕,文书下州,谷麦踊贵,百姓惊扰。神庆执奏,以为不便,则天下制褒赏之。先是,并州有东西二城,隔汾水,神庆始筑城相接,每岁省防御兵数千人,边州甚以为便。
③寻而兄神基下狱当死,神庆驰赴都告事,得召见。则天出神基推状以示之,神庆据状申理,神基竟得减死。神庆亦缘坐贬授歙州司马。
④长安中,累转礼部侍郎,数上疏陈时政利害,则天每嘉纳之。转太子右庶子。
⑤时有突厥使入朝。准仪注②:太子合预朝参,先降敕书。神庆上疏曰:“伏以五品已上所以佩龟者,比为别敕征召,恐有诈妄,内出龟合,然后应命。况太子元良国本,万方所瞻,古来征召皆用玉契,此诚重慎之极,防萌之虑。昨缘突厥使见,太子合预朝参,直有文符下宫,曾不降敕处分。然古人虑事于未萌之前,所以长无悔吝之咎。况太子至重,不可不深为诫慎。以臣愚见,太子既与陛下异宫,伏望每召太子,预报来日,非朔望朝参,应须别唤,望降墨敕及玉契。”则天甚然之。寻令神庆与詹事祝钦明更日于东宫侍读。
⑥俄历司刑、司礼二卿。神庆尝受诏推张昌宗,而竟宽其罪。神龙初,昌宗等伏诛,神庆坐流于钦州。寻卒,年七十余。明年,敬晖等得罪,缘昌宗被流贬者例皆雪免,赠神庆幽州都督。
⑦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开元、天宝间,中外族属无缌麻之丧,其福履昌盛如此。东都私第门,琳与弟太子詹事珪、光禄卿瑶,俱列棨戟,时号“三戟崔家”。琳位终太子少保。
(选自《旧唐书•崔神庆传》,有删改。)
【注释】①则天:即武则天,并州人。 ②仪注:制度,仪节。
(1)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待制于亿岁殿,奏事称旨 称:符合
B.寻而兄神基下狱当死 当:判处、判罪
C.此诚重慎之极,防萌之虑 诚:确实
D.神庆尝受诏推张昌宗 推:推荐
(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神庆出身宦门,入仕后,政绩卓著,深得武则天器重,虽然没有担任过尚书,却被破例授予并州长史一职。
B.并州谷麦价钱飞涨,惊扰了百姓,崔神庆把这一情况上报给皇上,得到了武则天的表彰和赏赐。
C.崔神庆受张昌宗案牵累,被流放到钦州。然而不久以后,又得到朝廷的昭雪赦免,并被派往幽州担任都督。
D.崔神庆荫泽绵长,三个儿子都身居高官,门庭显赫,当时号称“三戟崔家”。其他的亲属后代为官者也很多。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并州,朕之枌榆,又有军马,比日简择,无如卿者。
②数上疏陈时政利害,则天每嘉纳之。
(4)根据第⑤段,崔神庆对“征召太子上朝”提出了哪些具体建议?请简要概括。
(4)①事先要有预报。②降亲笔敕书及玉契
【解析】【分析】(1)D项,“推”,结合“而竟宽其罪”分析,译为审讯。句意:崔神庆曾受诏审讯张昌宗。故选D。
(2)C项,“并被派往幽州担任都督”错。结合“神龙初,昌宗等伏诛,神庆坐流于钦州。寻卒,年七十余。明年,敬晖等得罪,缘昌宗被流贬者例皆雪免,赠神庆幽州都督”分析,第二年,敬晖等获罪,因受张昌宗牵累被流放贬官的都依例昭雪获免,追赠崔神庆幽州都督。故选C。
(3)①“并州,朕之枌榆”(判断句);“之”,助词,的;“枌榆”,泛指故乡;“简择”,选择、挑选;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迁哲,字孝彦,安康人也。世为山南豪族,仕于江左。父元真,仕梁。迁哲少修立,有识度,慷慨善谋画。起家文德主帅,转直阁将军、武贲中郎将。其父为衡州,留迁本乡,监统部曲事。时年二十,抚驭群下,甚得其情。及侯景篡逆,诸王争帝,迁哲外御边寇,自守而已。
大统十七年,太祖遣达奚武、王雄等略地山南。迁哲率其所部拒战,军败,遂降于武。然犹意气自若。武乃执送京师。太祖谓之曰:“何不早归国家,乃劳师旅?今为俘虏,不亦愧乎?”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