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5/9 16:07: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870个字。

  课题
  七年级下册四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
  备课项目 设计区域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熟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语文学习中接触到的第一个议论文单元,因此要反复朗读,静心品味,明确本文的观点,体会作者的意图,梁启超的这篇《最苦与最乐》思想深刻,格调高雅,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它从最苦与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教学重点:
  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教学难点:
  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一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他们大多追求个性,较自我,不愿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缺乏对集体的关心,而本文则能给他们一次思想上的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同时,本班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因此除了达到对他们进行一次思想教育目标外,还要掌握基本知识。
  1、 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2、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使学生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3、利用本文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 构建动场
  导入新课
  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最痛苦和最快乐的事。老师认为,最痛苦的是失去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而最快乐的就是旅游看风景。同学们也来说说,你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