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上期第一次联考高一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9270字,答案扫描。
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上期第一次联考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中国诗歌进入了缺乏创新激情的贫乏状态,摆脱不了平庸的纠缠,那些曾经让读者心动不已的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精品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中国诗歌正难以避免地进入了缺乏艺术杰作的窘境。造成当前中国诗歌创作难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导致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是好诗歌?
好诗歌是对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状况的深度把握和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是从诗人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真诚关爱。诗人把握现实生活既不是对当下生活时尚的浮光掠影式的涉猎,也不是对自我生活趣味的低吟浅唱式的回味,而是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中,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潜流。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原点,诗人绝不是为了创作的目的才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里去,而是要以普通民众的生活作为出发点,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如同秘鲁作家马里奥•略萨所说,作家的责任就是“要用想象力穿透生活”,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结构生活现实”。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形态是复杂多样而又千差万别的,诗人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把握绝不是在诗歌中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而是要在涌动的生活潮流中追寻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走向,探求一个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内在情绪。
好诗歌是对超越国界的人类精神的合理张扬和对跨越时空的人类永恒价值的诗意追问, 是从诗人的精神底层逐渐升华出来的人性思索。文学是一个民族特定时代里的精神产物,理 所当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打上了无法替代的特定民族的烙印。然而,一切伟大的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和跨越时空,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对人类共同追寻的普遍精神的 表达。因此,好诗歌就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一个时代的民族现实生活状况的展现上,而是 要以此为出发点,善于发现隐藏在自己民族精神底层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共同价值,诸如对 真的肯定,对善的弘扬,对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寻,对自我的超越,对个人自由的肯定, 对人格尊严的尊重等等。诗人的责任就在于融入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中,在积淀了一个民族 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中去追寻人类的终极价值。
好诗歌是对日常生活语言的审美升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成为文学创作的 主要工具,口语化成为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诗歌创作的口语化并不意味着语言 的平庸化。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语言,但是它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 的。诗歌语言的口语化不仅是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而且更是诗人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 生活情感的审美化。 (选自郭国昌《诗歌价值如何认定》,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对诗歌的分析不符合本文所论“好诗歌”标准的一项是( )(3 分)
A.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没有一个雕像能 比这更静默。”(《金黄的稻束》)诗人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坚韧”和“静默”的精神内 涵。 B.“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告诉你吧/世界/我——不—— 相——信!”(《回答》)诗人以清醒的眼光审视十年浩劫,愤怒而又不失理性,强 烈渴望重新确立人类的基本价值。
C.“你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了别人的 梦。”(《断章》)诗人通过日常生活语言和意象的排列组合,表达了常人司空见惯 却又难以言说的人生体验。
D.“我是空心菜爱好者/所有的土地都种上空心菜/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没有为什么/ 我就是个空心菜爱好者。”(《空心菜》)诗歌自然地流露出诗人对自我生活趣味的 欣赏,形式自由,不落窠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当前中国诗歌创新激情缺乏,出现了平庸化的状态,艺术精品越来越少,缺乏真正 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艺术杰作。
B.造成中国诗歌现状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而造成这 一标准缺失的原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
C.好的诗歌不应该有诗人自己的影子,而应深度把握现实生活,作者要深入到普通民 众生活的底层,表现隐藏在民众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追求。
D.好的诗歌应该能够跨越国界、跨越时空,合理张扬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诗意追问 人类永恒的价值取向,是诗人对整个人类的人性的思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世界首先是民族的,如果诗人在创作时抓住了积淀了一个 民族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就能反映人类共同的价值。
B.诗人把握现实生活,不是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也不是轻描淡写的反映当下生活的 新时尚,而是应该把握涌动的生活潮流中的内在民族精神。
C.好的诗歌绝对不是离开一个民族的现实生活状况而去反映人类共有的普遍价值,人 高一语文试题 第 2 页(共 8 页) 类共有的普遍价值体现在各个民族具体的现实生活中。
D.白话诗歌是现当代诗歌的主流,但白话不等同日常口语,好的白话诗,其语言必经 诗人的审美加工,是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在徐志摩的故乡
张同吾
去年晚秋时节,在北方已是万木萧疏了,而在江南海宁却仍是杂花生树,层林尽染,浓浓的绿荫掩映着红顶楼房,一派幸福安详的景象。
海宁是个神奇的地方, 我曾三次登临百里长堤观潮,白光耀眼,惊涛拍岸,声如万马奔腾,状若山倾海翻。我因而理解了:是海洋文化和潮文化,在海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