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ppt(课件+检测+专题专项增分练,6份打包)
- 资源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 (6份打包)
专题专项增分练.doc
专题二学案1三类诗歌形象思维突破.ppt
专题二学案2三类诗歌语言题思维突破.ppt
专题二学案3四类诗歌表达技巧题思维突破.ppt
专题二学案4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题思维突破.ppt
自学案 两步思维 逐层解透诗家语.doc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的必考点,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方面,因对学生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的考查全面而深受命题人的青睐。但从历年阅卷情况来看,考生在古代诗歌鉴赏题中的得分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在于有的读不懂诗歌,有的找不到答题方向,有的答题不规范。为此,二轮复习重在提供给考生一套可操作的解题流程,教考生依据流程答题,一步步缩小思考范围,一步步检索加工。做到步步为营,稳“抓”稳“答”!
自学案 两步思维 逐层解透诗家语
(建议用时约20分钟)
例诗 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写作意图。
赠花卿[注]
杜 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 花卿:名敬定,成都府尹崔光远的部将,平叛中立过功;后居功自傲,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
答:
技法指导 两步思维解透诗家语
第一步 三看初懂诗家语
第二步 咬文嚼字泡开诗家语
读懂诗歌不仅要靠“三看”,更重要的是要品读语言,靠咬文嚼字泡开诗家语。
例如清词人纳兰容若的《梦江南》:“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读这首词,常为词牌名“梦江南”所迷惑,以为词人写此词时心旷神怡,饶有兴致。这样一来,感情基调就完全搞反了。这首词中“江南好”是事实,“城阙嵯峨”也是事实,仿佛高峻威严的形象呼之欲出,但词人却用“尚”“陵前惟石马”“陌上有铜驼”等词句将一派衰颓之气道出,瞬时收敛了开篇的高峻之象,转而铺开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慨。最后以“玉树夜深歌”作结,引典(陈后主《玉树后庭花》)入词,更是增添了朝代更迭的哀伤。
本诗语言亦需咬文嚼字,才能泡出其中真意,如“天上”虚指天宫,实指皇宫,有双关之意。原来是这首诗是写花卿僭用天子音乐,只是借音乐之美来委婉讽谏花卿。
由此可见,树立“语言意识”,深入诗歌文本的语言内核,对正确解读诗意,尤其是揣摩诗人微妙的情绪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我的答案:
答案:此诗的用意是给花卿以委婉的讽喻:“只应天上有”是说花卿僭用天子音乐,不当受之;“人间能得几回闻”隐含警示之意,意谓这种享受难以长久。
……
专题专项增分练
题组一 专项对点练
1.[人物形象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①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诗中“马不肥”是说马瘦,“债多凭剑与”是说不单没有钱财,还有债务,“透卧衣”是说衣服单薄,无钱购置御寒衣物。这都表明了邹明府为官勤于政务,衣食节俭,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清正廉洁。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景物(意象)形象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
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3.[语言鉴赏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离亭燕•怀古
张 升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