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30字。
观舞记教学设计
49中学 52号 孟祥红
教材分析:
《观舞记》是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学习本文,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欣赏文艺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作家冰心的写作手法,品味赏析优美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如何欣赏卡拉玛姐妹舞蹈美。
设计理念:
1、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
2、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高其交往技能,开拓其思维;
3、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决定以审美为突破口,从审美角度进行阅读设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设审美的阅读情境,唤起学生的美感情绪,使学生获得美感体验。在教学中以课本为本,以紧扣品读字句为前提,领着学生在诵读中品味美的语言,体会美的情感,领悟美的意境,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喜爱舞蹈艺术的情感。按照审美过程的规律,我把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设计成三个大板块,即“课文品读三步曲”: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并在每个板块中引用一句名人名言作为这个环节的“眼”。
为使新课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贯穿课堂始终。对学生多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好语文更有信心。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让学生对印度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
1、 以印度电影《生死恋》中截取的舞蹈录象导入。
(提示:注意观察舞蹈演员的动作、服装等方面,看完后用自己的话来形容这段舞蹈,师生在交流中了解印度舞蹈。教师要有充足的印度舞蹈的知识储备。这一环节能为本文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2、师:印度舞蹈太美了,可是在激越的舞蹈面前,我们常常感到言语的匮乏,但是作家却用他们高超的语言艺术描绘出他们曾目睹的美丽。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随冰心一起来用心感受印度舞蹈的魅力和风采。
3、引入课题:——《观舞记》
(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设想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和音像教学手段,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与情感基调,带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