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前三个月浙江专用复习热点题源+题点训练——阅读与鉴赏第6章文化经典阅读(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49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3/3 20:43: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73张,文字约11060字。

  题点训练 分析理解“文化经典”阅读题
  分析理解“文化经典”阅读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
  考情回顾
  设问方式 ①文段内容要点理解、概括填充题。
  ②文段思想观点理解、分析简答题。 【例】(2015·浙江卷)23~24题,(2015·江苏卷)20~22题,(2015·福建卷)第8题。
  审题要点 ①审清题干。试题由文化经典语段和问题组成。第一题重在考查文化经典语段中内容要点的理解和概括。第二题重在考查对文化经典中的观点和文化经典中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分析、评价等。两题的题干用语均很明晰,如“概括”“判断”“简析”等。
  ②读懂所给语段,拎出核心词语。通读选段,领悟核心思想,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材料中所包含的思想或观点、主张等;或析词述意,简要阐明内涵(观点思想)。
  ③结合语段材料,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合理阐述、分析;如有联系实际等,则需要适当联系社会相关问题,加以自圆其说。
  答题要点 ①填充题:答案要点在于简、准、精,要言不烦,一语中的。
  ②概括题:精思细想、深入挖掘,分条概括。
  ③分析题:先亮明看法,再结合语段阐述自己的理由,后指出观点的价值、意义或作用。
  真题例示
  (2015·浙江,23~2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的注释。
  答案 浩然之气
  解析 这段话中很明显有对“浩然”和“气”的阐述,再结合课文,联系所积累的成语和名句知识可以想到这四字。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答案 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解析 作答时只要对画线句子稍加梳理,简要归纳概括即可得出答案。画线句子本身就是对“知言”和“养气”的解读,只要抓住“功能”这个着眼点,从“知言”和“养气”的方式和目的去思考就可以。“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简化一下就是“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养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