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课时,约2888个字。
第18课《竹影》教案
重庆三中 冯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B、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C、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教学难点:难点: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A、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B、认真完成预习,查字典、词典解决课文中字词,并记下预习中发现的问题。C、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影子。)
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二、作者介绍
(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生活创作的故事。)
师:丰子恺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就爱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让我们从阅读作者的文章开始,走近丰子恺。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
(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品读课文作好铺垫。)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A、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学生回答有因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