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鉴赏和评析
[示例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示例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示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歌鉴赏一般要注意下列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审读作品】1.知人论诗 以察诗情
2.把握特色 重点突破3.推敲诗题 以明意旨
4.品味语言 披文入境
【方法点拨】
1.”
1.综述型:在明了要求的基础上,一般可采用“总-分-总”式
1)概括特色(一个判断以标明观点)
2)扣住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阐述,以证明观点
3)揭示这样写的好处
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
.对比型:
1)通过研读两首诗,比照之间的异同点
2)根据题目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
注意:
a)对作品理解、评价、联想,力求准确、合理、有根据,不能无中生有、任意发挥及随意拔高;术语表述要正确,不能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b)不能用读后感代替文学鉴赏
c)要重点突出,围绕题旨展开论述
高考说明关于古诗文考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