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鉴赏诗歌景物形象ppt
- 资源简介:
课件共29张,教案约4310字。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一、学习目标:
1、熟悉有关诗词景物形象知识。2、掌握有关诗词景物形象的题型。3、掌握关诗景物形象解题步骤。4、通过练习强化有关诗词景物形象规范答题意识,提升赏析诗词景物物形象的能力。
(一)什么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意象?
1、借助客观物象(天、地、草、花)表现主观情感,含“意、情”的景物形象,即“意象”。诗中可出现多个意象,组成一组画图,构成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艺术境界(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心寻味的艺术境界。
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理想?
答:
1、 借被人格化的物象,通过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曲折地表现思想感情、品格情操。作者塑造的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1) 鉴赏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问:诗中的石灰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
(2) 鉴赏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民族约定俗成的审美和认同的自然物象,在特定的语境中有特定的含意和文化内涵。(如杜鹃、明月、柳、雁、松、梅、菊等)
例,阅读下面的的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闻雁 赵嘏 寒塘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雨夜, 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问: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答:
(二)小结:鉴赏诗歌的意象,除知道诗中有哪些景物外,还要组合意象,品出一幅幅有色彩、动静、有含意的画,探究诗人的借景物抒发的情感。
鉴赏诗歌的意象方法:
1、 借助意象,品味意境。(绚丽、明丽、明净、清新、清幽、静谧、寂静、寂寥、荒凉、苍凉、凄清、旷远、苍茫、萧瑟、清冷、清朗、雄浑、悲壮等)
2、 借助意象体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