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东省各地语文模考试题汇总: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及语言应用题
- 资源简介:
约21820字。
2011-2012学年广东各地模考试题汇总------诗歌鉴赏
佛冈一中 邓日飞
1.(东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白居易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着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注释】蜃散: 蜃气消散。海面、沙漠中,因空气冷热骤变,光线折射,而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到空中或地面上,古人以为是蜃吐气而成,称海市蜃楼。
①诗题谓“景物鲜奇”,诗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②张籍在《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中赞叹说:“乍惊物色从诗出,更想工人下手难。”称赞白居易把景物写活了。请以颈联为例简析诗人是怎样将景物写活的。(3分)
2.(佛山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风 中 琴 琴 诗
唐•卢仝① 宋•苏轼
五音六律十三徽②, 若言琴上有琴声,
龙吟鹤响思庖羲③。 放在匣中何不鸣?
一弹流水一弹月, 若言声在指头上,
水月风生松树枝。 何不于君指上听?
注释:①卢仝,中唐诗人。对当时腐败的朝政不满,不愿仕进。诗作风格奇特,诗风浪漫。②五音六律,泛指音乐。十三徽,琴徽以多以贝壳为之,共有十三个。③庖羲,即伏羲。伏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对华夏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的神话人物,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1)两首诗的内容都围绕琴声展开,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试简要分析。(3分)
(2)两首诗各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它们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3.(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①,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注】①落:院落、村落。
(1)这首元曲写出了秋天的哪些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分)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瘦”字。(3分)
4.(惠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双调〕蟾宫曲 叹世
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①。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②他应笑我,孟光台③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④江湖,也避风波。
注:①小宇:小屋子。婆娑:优美。②严子陵:汉代隐士。少有高名,与光武帝同学。光武帝即位后思慕他,召至宫中,他却执意归隐。③孟光台:指孟光举案齐眉之事。台,指食案。孟光,东汉文学家梁鸿之妻。梁鸿与妻隐居霸陵山中,不仕。④倒大:非常大。
(1)这首元散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2)请简要分析本曲中反衬手法的运用。(4分)
5.(广州二模)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① 春寒③
陈与义 陈与义
海棠脉脉要诗催, 二月巴陵日日风,
日暮紫绵②无数开。 春寒未了怯园公④。
欲识此花奇绝处, 海棠不惜胭脂色,
明朝有雨试重来。 独立濛濛细雨中。
【注】①写于1125年北宋时期。②紫绵:最名贵的海棠品种。③写于1129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风雨飘摇。④园公: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
(1)这两首诗用了什么相同的修辞手法咏海棠?请指出并分别举例。(3分)
(2)请简要分析诗人在两首诗中写海棠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4分)
6.(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兰花 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①柬:给……信札。②何事句: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③“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
(1)这首诗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比喻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3分)
(2)“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名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