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 资源简介:
约3800字。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创作艺术的总称,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特点、修辞手法等。近年高考中,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试题,在诗歌鉴赏题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几乎每卷必考。
考点剖析
所谓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方法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而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表现手法: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比兴、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结合、动静相衬、景情理合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以动写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3.布局谋篇:承上启下(过渡)、起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
4.材料取舍:主次、详略、繁简等。材料是构成文章的血肉,材料的详略取舍往往体现了作者的用意。
5.修辞手法:比喻、双关、借代、反复、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互文等。在实际的运用中,多种修辞又往往是一起连用的。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首先要能辨识诗词中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但更重要的不在于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这往往是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的重点和切入口。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以就某一方面设问,也可以是综合设问,将其与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要求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且多以连续问的题型出现。其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具体指出诗词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要求考生结合诗句赏析,如2010年高考湖北卷;一种是要求考生辨识诗词中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并结合诗句赏析,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一种是试题提供别人对诗词表达技巧的鉴赏观点,要求考生判断这个观点的正误并说明理由,如2010年高考天津卷。
解题技巧
一、熟悉技巧,使用相关鉴赏术语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但作为高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会出现考生在课本中没有学过的。因此,高考备考时就要将诗歌表达技巧作系统归纳,认真弄懂每一个技巧的内涵及其表达作用,并尽量记住相关的例句。这样,就为考场答题准备了条件。只有熟悉每一个表达技巧,才能在诗词中将它准确辨识出来,从而领悟其表达效果,准确答题。也只有熟悉每一个表达技巧,才能在答题时准确使用相关鉴赏术语。而在考场上,有的考生虽然领悟了诗歌的表达技巧,知道诗歌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分析也比较到位,但就是没有使用相关术语,或者术语使用不准确,不说“内行话”,从而得分不高。这是很令人遗憾的。高考阅卷按点给分,没有使用相关术语,就会被阅卷老师误认为是没有答到关键点上,这应引起考生的注意。
例 (2010年高考湖北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