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句子翻译ppt1
- 资源简介:
共10张。含配套教学设计和学案,约1870字。
文言句子翻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明确文言文翻译考纲要求。
2.通过例子分析澄清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3.通过习题训练熟练掌握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通过例子分析澄清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2.通过习题训练熟练掌握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学习方法:讨论探究、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方法探究
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对、留、删、增、调、贯、换。
三、规律总结
通过讨论总结翻译规律。
留:1.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2.文言文中一部分沿用至今的实词。
删:1.发语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
2.表敬副词。
3.偏义复词中作为陪衬的词。
4.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词。
补:1.省略的句子成分(常为主语、谓语、宾语、介词)
2.判断句中的判断词“是”。
3.量词。
4.增补行文省略的内容,使意思通畅、完美。
调:特殊句式。
贯: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
换:1.单音节换为双音节。
2.通假字换为本字。
3.古今异义词换为相应的现代汉语。
4.用适当词语换古文中的虚数。
四、当堂训练
运用所学方法翻译下面这段文言文。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五、反馈训练
六、课堂小结
文言句子翻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确文言文翻译考纲要求。
2.通过例子分析澄清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3.通过习题训练熟练掌握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一、课前预习
1.考纲要求: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02年5分,04年8分,最近几年增至10分)。
2.考点明确:《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所以,考点经常为以下两种情况:①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②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
3.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信”就是以实求实,在翻译文言文时,做到不歪曲文意,不遗漏文字,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重要要求。“达”就是通顺。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注意词语用法的选择和语序的调整。
“雅”是文言文翻译的较高要求。所谓“雅”有两层意思:一是译文要合乎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要求;二是译文要能表现出文体的风格,作者的风格。
4.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5.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审——切——连——誊(审: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切:断句。连: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誊: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不写繁体字、简化字、错别字。)
二、方法探究
1.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夫晋,何厌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