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鉴赏
- 资源简介:
约4560字。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
执教人宋训杰
教学目的
1、总结近年来诗歌比较鉴赏题目考查的题型,设题角度等。
2、归纳分析诗歌比较鉴赏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答题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诗歌比较鉴赏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解答此类题目的能力。
教学方法:
分析指导与练习结合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近年来高考考查诗歌比较鉴赏题目的省份:
2006年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
2007年浙江卷辽宁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
2008年湖南卷广东卷
2009年湖南卷诗歌鉴赏第一小题还是考了比较鉴赏。
2、示例:(2008年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诵,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二、命题原则:
求同辨异,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
三、选材类型
1、不同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出现频率最高)
2、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3、同一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
房兵曹胡马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病马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长吟。
四、设题角度
1、内容、情感比较
2、意象、意境比较
3、语言赏析比较
4、手法、技巧比较
五、根据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比较鉴赏技巧:
1、内容、情感比较
【方法指津】
①研读诗的题目
②了解作者的背景
③抓住关键词语
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⑤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
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等。
【典型例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2、意象、意境比较
【方法指津】
①要把握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
②要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
③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加以分析
④注意诗歌的不同类别:
羁旅行役诗赠友送别诗边塞征战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即景抒怀诗山水田园诗
【典型例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韩琮,晚唐人。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