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新课标语文考点预测:宋金元诗歌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22 17:40: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500字。  2009届新课标语文考点预测:宋金元诗歌
  一、考点介绍
  两宋、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民族矛盾与冲突不断,因此,爱国成为了两宋诗歌的主旋律之一;宋代的程朱理学也反映在了诗歌的创作中来,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宋代诗歌讲究理趣的特色。高考试题中选取这一时期的诗歌占了相当一部分。
  二、高考真题
  (一)【2004年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木  兰  花    宋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二)【2004年北京卷】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①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独开迟”即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 “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 “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 “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②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 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 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三)【2004年北京卷】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四)【200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五)【2004重庆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东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