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案1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木兰诗》教学纲要
虎门二中 谭梓然
教学目的: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让学生在教学过程领略诗歌美
3、理解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表现作用。
4、能当堂理解背诵重点段落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对重点段落的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表现作用。
教学设想:
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叙述核心,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 象。并综合运用了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描写人物,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因此授课分三步进行:
一、 整体把握——事情发展顺序;
二、 精读研究——人物形象、修辞手法、背诵;
三、问题探究——联想拓展。
2、选取第3、4、6段作为精读段落,以点带面,学生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把握
1、 导入
2、 正音(听录音,看投影)
3、 自己大声朗读,并思考诗歌的写作顺序。
4、 概括故事情节
木兰诗 一、(1、2段)代父从军、保家卫国。
二、(3、4段)奔赴前线,十年征战。
三、(5、6段)还朝辞官,家人团聚。
四、(7段) 吟唱比喻,赞美木兰。
注:由于课时压缩,故此部分稍略
二、 精读研究
(一)、A、段木兰的动作——织布
性格:勤劳
B、接下来的动作——叹息
2段解释原因:“可汗大点兵”、“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决定:“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性格:忠孝两全
(二)、朗读第3段,注意句式特点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虚写),体现准备工作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