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ppt1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19 12:48:1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3张。资料有详细教案、课件、练习纸,学习小说的三要素,通过分析当时的环境,学习人物在当时环境下发生的故事的情节,体会人物思想,体会作者的主题。通过抓住人物在最后一课前后心理的变化,体会人物的爱国热情。通过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情感。
教案约9040个字。
  《最后一课》教案
  深圳外国语学校李志翔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生词。
  2、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认识人物前后思想的变化,体会作者、韩麦尔先生以及小弗朗士的爱国热情。
  3、 学习文中通过对人物的服饰、语言、神情、动作、心理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中通过对人物的服饰、语言、神情、动作、心理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人物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具准备:课件、预习纸、练习纸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 朗读课文。
  3、 讲解课文的背景,介绍作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篇小说,小说的题目是《最后一课》。(出示课件)你从这个题目——最后一课,想到了什么?如果请你写一堂课,你会写些什么内容?
  同学自由发言。
  二、作者以及体裁介绍(出示课件)
  那么我们今天要看看这篇文章写最后一课,是怎么写的。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都德。体裁是小说。
  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小说就是通过刻画一定环境下的人物的故事,通过具体的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文章。
  同学们看看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小说一定要有环境、人物、情节。小说就是通过它的情节来表现一定环境下的人物性格的。所以环境、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
  三、 初读课文。
  请同学门先把小说默读一遍。
  边读边划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并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生词
  1、(1)讲解预习表格。
  (2)讲解词语解释。(出示课件)
  1、宛转:这里指鸟声抑扬动听。
  2、踱来踱去:来回地慢步行走。
  3、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4、懊悔:悔恨。
  5、祈祷: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6、哽住:声气阻塞。
  2、这篇文章里,还有没有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字,你可以提问。
  3、师生一起朗读生字生词,每个字词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五、再读课文。
  教师指名学生接龙读课文,教师也参与接龙读。
  思考:最后一课是一堂什么课?为什么说它是最后一课?
  明确:最后一堂课是一节法语课。说它是最后一课是因为当时普鲁士与法国两国交战,法国战败了,法国政法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割让给普鲁士,于是普鲁士军队将要占领这两省,并下令规定这里的人民将不能再学习法语。所以韩麦尔先生给孩子上的这节课就成了最后一节法语课。之后,他们将再没有机会学习自己国家的语言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