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识对联,对对联ppt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8.7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12 17:08:32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6张,另有视频及教案。
  珠联璧合觅佳趣
  识对联、对对联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
  2、欣赏一些古今妙联。
  3、能够仿写对联。
  (二)能力目标
  1、能够仿写对联
  2、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通过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
  2、能够仿写对联。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拟写对联。
  四、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上课前播放古筝曲,用幻灯片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导语
  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一次国文考试中,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
  题”,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写作格式,答出下联。“孙行者”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  ,大惊失色。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据说,只有一名考生以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 
  (三)、复习对联的知识
  1、品味经典:诵读古今妙联,小组讨论,试总结对联的特点。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范文澜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解缙
  2、小结: 
  A、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B、上下联相同的位置词性应该相同。
  C、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语法结构也应该相同。
  D、上下联平仄相谐,仄起平落。
  E、内容关联。
  F、上下联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字。
  (四)小活动:
  1、评改以下对联
  2004年全国卷(广西等) 
  上联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联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到来)
  2004年全国卷(青海等 ) 
  上联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联       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春”字重;少一“内”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