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案3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10 21:58:1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30个字。
  《老王》教案
  白露
  【学习目标】
  1、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 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3、 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4、 理解本文语言风趣含蓄、简练风趣的特点。
  【学法指导】
  调动生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拓展法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课时:两课时
  【预习导学】
  一、 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1、 握生字词
  (1)塌败()取缔()伛()翳()骷髅()
  惶恐()滞笨()愧怍()
  (2)解释词语
  伛:
  滞笨:
  取缔:
  愧怍:
  二、 查找资料,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1、杨绛简介: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译著有世界名著《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杨绛是我国著名作家、学者钱钟书的夫人。课文中的默存乃是钱钟书的的字,著名小说《围城》是钱钟书所著,并拍成电视剧。
  2、写作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三、 1、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 读中发挥想像,头脑中再现鲜活的人物形象。
  【课堂学习】
  第一课时
  一、老师启发关注:说说自己身边最苦的人。(职业、生活条件、身体状况)杨绛女士也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有着金子般心的苦人,让我们一起去了解。
  二、研读老王之“苦”
  1、指定一学生朗读(1——4)段
  2、讨论老王之“苦”,表现在哪里?
  提示:⑴生活艰苦。课文前面四段,主要是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老王一辈子艰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这些说明他的生活艰难。
  3、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老王的处境艰难,有人说,生活苦不算苦,就怕心苦。老王的心境如何呢?(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能结合课文具体谈谈吗?
  提示:精神凄苦。具体表现在:失群落伍、单干户、没亲人、不老实--被人瞧不起,没人搭理……
  三、 读老王之“善”:
  1、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艰难与辛苦,不只是反映在生活上,还体现在精神上。可以说,老王是个不折不扣的苦人--贫穷卑微,是社会中的弱者,他是不幸的,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留什么样的品质?
  讨论老王的品质:善良朴实
  2、老王的善良具体表现在课文中哪些地方呢?
  提示: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