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2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20 11:26: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00字。
  公开课教案设计
  长庆八中            周兰           2007-3-12
  6、黄河颂
  光未然
  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3.细心揣摩, 把握语言特点领会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
  4.充分展开想像,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概,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和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1.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3.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培养爱国情怀,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勇于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
  教学难点: 
  把握语言特点,通过抓关键语句理解内容,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概,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学法指导: 
  通过“感受——诵读——品析——运用”的四步进行学习。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教学时数: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7)
  教师 学生
  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我们静静地观看一段视频,聆听一段音乐,请你边看边听边发挥想像,然后说说你看和听后的感受。(板书学习目标一:  欣赏:静静地听(感受)  播放视频,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二章《黄河颂》片段)
  提问感受:大家谈谈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生:我看到了黄河流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 生:我听见了黄河在咆哮,在奔腾。我感到情绪激动、热血沸腾、慷慨悲壮,感受到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等
  师问: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那么有谁知道这段音乐是在什么背景下,由谁创作产生的?
  生答:学生根据自己搜集掌握的资料回答。
  教师补充强调: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都希望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用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看到奔腾怒吼的黄河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后来由作曲家冼星海谱曲,创作了大型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我们今天学习它的第二乐章《黄河颂》。出示幻灯,打出课题。
  学生记录要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