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教案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15 16:45: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8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90字。
  5、伤仲永
  教学目标:
  1.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体会课文简洁精练的语言。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
  3.理解文章大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1.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2.理解课文借事说理的技巧,明白天才出自勤奋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天才?怎样才能成为天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用一句名言作了回答:“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
  二、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题解: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四、感知全文:
  (一)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要求学生注意文中的字词读音及朗读的节奏。
  (二)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1.学生自由诵读。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
  (1)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于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代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2)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⑤即书诗四句: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⑥日扳仲永: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