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说课稿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8 11:33:5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60字。
《口技》说课教案
                                         唐山四十九中高丽红
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题目是《口技》,选自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
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这体现了语文同社会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文化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语文除了是交际和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普遍的目标内容之一。
这一单元的重点要求通过朗读,让学生会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体验,看到作家对“文化艺术”体验和感悟。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本课是第四单元最后一课(20课),系讲读课。
课文内容: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人高超的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学情分析 :
     这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一时期,同学们已经学过了几篇文言文了,有了一定学文言文的基础,学生学起来应该不太吃力。另处,本文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学生应该很感兴趣。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优势条件。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积累本文一些重点虚实词的用法。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表时间的词,数词的异用等。
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并能在作文中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深切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热情。
重点放在字词的落实积累上,难点放在本文表现手法的研究上。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以兴趣激发学生,讲、议结合。
1、 朗读法:“书读百篇,其义自现。”这是学文言文的好方法。
2、 发现法:本课难点的突破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出结论。
3、 讨论法:和发现法配合使用,引导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有多媒体设备,课前准备并放映《洛桑学艺》的片断。
学法指导 :
1、课前预习法:扫清字、词障碍。学会整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诵读法:把握内容,体会口技表演的精妙。
3、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意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因此教法与学法就遵循这一原则为指导。)
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设置情境, 激发兴趣)
1993年,有一个藏族小伙子叫洛桑,在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曲苑杂坛》中表演系列节目“洛桑学艺”一炮打红。在“洛桑学艺”中,他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自此一年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