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澈上人》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3 21:15:5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350字。
《送灵澈上人》教案
           郑州中学陈坚
教材简析
   全诗纯为写景,恍如图画,可谓诗中有画的佳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气息。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如画的诗歌《送灵澈上人》。
二、作者与背景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天宝进士,曾任转运使判官等。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终随州刺史。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2、注释:
1)、灵澈:中唐时著名诗僧。本姓汤,字澄源,会稽(今浙江绍兴县)人。他自幼出家为僧,后从严维学诗,与僧皎然游,为时人所重。元和十一年(861)卒。《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2)、苍苍:深青色。这里指葱笼的树色。竹林寺:一称“鹤林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黄鹤山上,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3)、杳杳:深远的样子,这里指天边的暮色。
4)、荷笠:背着斗笠。带斜阳:映照在夕阳中。
5)、青山独归:即独归青山。
3、诗歌大意
苍翠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晚钟的声音。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辉,独自向青山归去,渐行渐远。
四、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