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19张,教案约2300字。
二十六、岳阳楼记
范仲淹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在学习本课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中文章中所表达的那种旷达的胸襟高远的志趣和高尚的品质。
学习目标:
1、在理解难解字词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体会古人那种旷达的胸襟,学习他们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2、体会古人那种旷达的胸襟,学习他们忧国忧民的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引入本课。
二、 新课学习。
1、投影展示本课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2、简介作者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幼年时家境贫寒,在母亲的教育下,发奋读书并胸怀大志。公元1015年考取进土。后来曾经镇守西北边疆,抵抗西夏,使西夏不敢进犯。公元1043年任参知政事,任职期间,敢于直言,实行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贬到邓州任太守。《岳阳楼记》便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作。作者一生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由于范的举荐,滕先知泾州,后知庆州。庆州任上,被人诬告擅自动用官钱十六万贯,终于被贬谪守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很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态度,勉励滕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当时范的处境与滕一样,所以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3、简介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2米。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4、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谪守( ) 属予( )
浩浩汤汤( ) 怒号( )
冥冥( ) 汀兰( )
樯倾楫摧( )
5、听录音,初步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可以轻声跟读,读完后教师可以采取先让学生讨论的形式)
6、根据提示,学生自读课文,再次体会文章思路。
附有关板书:根据提示,说说您的看法。
记叙:重修岳阳楼 时间 背景 作“记”缘由
描写:巴陵胜状 空间——横无际涯 时间——气象万千
抒情:迁客骚人不同的悲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