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岳阳楼记》之意境美
作者:桂阳二中 吴清武 时间:2005/11/28 13:27:3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关键词】赏析 《岳阳楼记》 意境美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特征在于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心智,即“以形感人,以情动人”。而形象的感染是至关重要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展。”意境美,即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相结合而产生的富有立体感的生活画面。《岳阳楼记》这篇千古传颂的美文,在交待作者缘由之后,为我们集中展示了三幅生活画面,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
一、作者眼中的巴陵胜状美
作者用白描手法,粗笔勾勒出登楼远眺的洞庭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幅图景大气磅礴,雄伟壮观,放眼望去,只见洞庭湖水波澜壮阔,无边无际,连莽莽群山,滚滚长江,也被洞庭所吞噬,那早晚的阴晴变化,更是神秘莫测:或是阳光灿烂,或是暮色苍茫,或是暮霭朦胧,或是云霞满天。浩渺的水势,万千的气象,这就是作者登楼所见的雄伟壮观的景象美。景象的壮观,表现 了作者胸怀的博大,气度的非凡,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现出来,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她的神韵,这与曹操《观沦海》中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象的雄浑景象正是诗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的体现,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览物而异的霪雨霏霏美
作者用“若夫”开篇,工笔描绘,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色彩暗淡的图景,天阴沉,浪浑黄,山模糊,路渺茫,大地晦瞑,星月无光,多么暗淡,多么凄凉!更有甚者,阴风怒号,密雨潇潇,浊浪似万马奔空,樯楫如朽木断裂,傍晚时分,天色更加昏暗,老虎厉声吼叫,猿猴尖声哀鸣,这一切,又多么恐怖,多么阴森!真是:骚人迁客下潇湘,霪雨连绵夜不光;浊浪排空风怒吼,猿声凄厉断人肠。作者写悲景,衬人愁,面对此情此景,登楼者因己而悲,顿生“去国怀乡”之念,大有“忧谗畏讥”之感,联想到身世不遂,处境维艰,自然触目伤怀,不免感极而悲,黯然伤神。
三、览物而异的春和景美
作者用“至若”启下,同样工笔描绘,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色彩明艳的图景:碧空如洗,波平浪静,天光水色,交相辉映;堪销魂,天上鸟儿飞,水中鱼儿游,洲上草青青,恬适的景致多么静穆,多么宜人!夜幕降临,长烟散尽,随着夜色加深,天上一轮皓月,水里一块璧玉,人间天上相映成趣,最荡目,湖水粼粼,波光流金,最驰怀,渔舟唱晚,歌声流韵。这一切又多么惬意,多么怡神!真是:云散雾消天放晴,沙鸥去后夜来临;一轮玉镜落湖海,上下天光一样明。面对此情此景,登楼者因物而喜,喜不自胜,自然“心旷神怡”而“宠辱偕然”以致临风把盏,借酒助兴,胸中忧愁,荡然无存。其意境蕴含其中,给人以启示和美的熏陶。
以上二、三幅美景,围绕“览物之情”有所“异”而对比展开,由极暗到极明,由极悲到极喜,通过景物的渲染烘托,生动地表现了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的两种思想感情。这两种感情,虽然形态有别,但是实质相同:都是以自我为转移,都是“以物”、“以己”而生。在两幅图景、两种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作者再用“嗟夫”一词引发议论,委婉地否定了这两种思想感情极力赞美,“或异二者之为”的“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赞美古仁人之心,实际上是借他人羌笛,吹自己杨柳,即借写古仁人异于寻常的忧乐观,以此来抒发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和抱负。这种理想和抱负,其中也暗含着对友人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同时还回应了第一幅画面所表现来的博大胸襟,为官在任,胸怀天下,四面云山收眼底,万家忧乐涌心头,这是迁客骚人和一般封建士夫不可企及的崇高境界,更是全文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也是教学此文的一个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谈美书简二种》
朱光潜 著 书 号ISN—5321-1768-5
2、《中小学教学新大纲及教材分析》
主编:王玉辉 书 号ISBN7-80115-433-9/G.28
3、《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第十五章 课堂教学审美教育的渗透
主编:蔡高才、袁光华; 书号ISBN7—81031-761-X/G.320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