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邓稼先》教案
华兴中学 付卫锋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3.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4.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学习重点]
1.理解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及顽强的敬业精神。
2.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课文简析]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背景说明:
介绍杨振宁的情况。
杨振宁教授在中国几乎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1966年至今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1986年起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他与李政道教授在1957年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之后,1980年又获Rumford奖,继而于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秋又获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
2、速读课文,把握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语出诸葛亮《出师表》,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3、总体内容把握:本文共有六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设有小标题。